他抬头望向窗外,阳光已经洒满了整个村子,雪地上的薄霜渐渐融化,露出下面湿润的泥土,隐约能闻到一丝春天的气息。远处的山路上,有 “法则快递员” 的身影一闪而过,他们背着物资,朝着松风村的方向走来 —— 那是山外送来的新物资,有村民订的布料,有孩子们盼的画册,有周大叔需要的后续药材。
天地间的 “流通” 从未停止,像溪水一样,从末法时代流到新时代,从青阳城流到松风村,从他的手里,流到林小满的手里,流到每一个用心传递的人手里。
“终点也是起点啊。” 蒯迪元轻声说,像是在对林小满说,又像是在对自己说,“以前的日子,是为了搭建‘流通’的骨架;现在的日子,是为了填满‘流通’的血肉。我们失去了牒元,却让‘万物签收录’的精神,融入了这个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林小满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看着蒯迪元的侧脸,看着窗外阳光里的物流节点,忽然觉得,师父的身影虽然普通,却像溪边的老柳树,默默守护着松风村的 “流通”,守护着这份平凡日子里的温暖与希望。
蒯迪元拿起桌上的另一张空白单据 —— 那是林小满新做的,上面写着 “万象物流代办点物资清单”,字迹工整,边缘画着小小的柳叶图案。他想起当年在天机封锁场,用牒元记录物资的日子;想起在青阳城的庆典上,看着物流网络成型的日子;想起在松风村的这四年,磨竹篮、送物资、教徒弟的日子。
所有的过往,都成了此刻的铺垫。所有的终点,都成了新的起点。
他拿起炭笔,在空白单据的顶端,轻轻写下一行字:“万物皆可签收,希望永在流转。”
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字迹上,落在桌上的清单上,落在蒯迪元温和的笑容里。窗外的溪水潺潺流淌,老柳树的枝条在风中轻轻摇曳,林小满已经开始整理新到的物资,嘴里哼着村里孩子们教他的歌谣,声音轻快而充满希望。
蒯迪元知道,以后的日子,还会有新的物资要送,新的竹篮要磨,新的徒弟要教。而 “流通” 的故事,会像这溪水一样,永远流淌下去,在平凡的日子里,在人心的期盼里,在每一个用心传递的瞬间里,生生不息,永不停歇。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