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风村的晨雾总带着草木的清冽气。天刚蒙蒙亮,林小满就已经醒了,他轻手轻脚地走出屋后的小柴房 —— 那是蒯迪元收拾出来给他住的,里面铺着干草和旧棉絮,虽然简陋,却很暖和。
代办点的门已经开了,蒯迪元正蹲在门槛旁,用布擦拭着几个竹篮。竹篮是昨天林小满编的,边缘有些毛糙,蒯迪元用砂纸一点点磨着,动作细致得像在打理什么珍宝。
“师父,我来帮您!” 林小满快步走过去,从蒯迪元手里接过砂纸。
蒯迪元抬头看了他一眼,递过一个竹篮:“磨的时候顺着竹篾的纹路来,别太用力,不然容易把竹篾磨断。这些竹篮是要给张二柱装山货的,他要送山外的货郎,得结实又好看。”
林小满点点头,学着蒯迪元的样子,轻轻打磨着竹篮边缘。砂纸蹭过竹篾的声音很轻,带着木头的清香,他一边磨,一边忍不住问:“师父,您什么时候教我‘流通’的法门啊?就是传承阁纪要里写的那种,能感知物资脉络的本事。”
蒯迪元手上的动作没停,声音很平静:“你觉得什么是‘流通’的法门?是能感知脉络,还是能快速传送?”
林小满愣了愣,想了想说:“应该是…… 能让物资顺利送到该去的地方吧?”
“那你现在做的,就是‘流通’的法门。” 蒯迪元拿起一个磨好的竹篮,仔细看了看,“打磨竹篮,是为了让山货装得更稳,不会在路上被毛糙的竹篾划破;你昨天跟着我去物流点,核对收件人信息,是为了让物资不会送错地方。这些事看着小,却是‘流通’最根本的东西。”
林小满似懂非懂地低下头,继续打磨竹篮。他心里还是有些失落 —— 他以为拜师后,能学到像沈砚修士那样的 “心网” 神通,能像传说里的蒯仙师那样,用神奇的方法传递物资,可没想到,每天要做的,只是磨竹篮、整理物资、走山路。
上午,村里的周大叔送来一筐新摘的山楂,要托他们送给他在清溪镇的孙子。蒯迪元让林小满帮忙整理山楂,把烂掉的挑出来,好的装进干净的麻布口袋里。
林小满蹲在地上,一边挑山楂,一边忍不住抱怨:“师父,这些烂山楂挑不挑有什么关系?反正送到了就行。”
蒯迪元走过来,拿起一颗烂掉的山楂,指着上面的霉斑说:“你看这霉斑,要是和好山楂放在一起,用不了多久,好的也会烂。周大叔的孙子等着山楂做糖葫芦,要是收到一筐烂山楂,该多失望?我们送的不只是物资,还有人心的期盼,不能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