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还算计呐

他们向来习惯了被捧着、敬着,从没想过有朝一日,竟会被人如此彻底地无视。

到了这步田地,他们宁愿相信袁涛还在赌气,故意抻着他们,也不愿承认自己已被彻底遗忘。

可现实却像根冰冷的针,刺破了自欺欺人的泡影——后者的可能性,显然更大。

“要不……再去求求几位娘娘?总不能这么干等着。”

有人提议,其余人虽面露难堪,却也只能点头。

如今这局面,除了走后宫路线,他们竟想不出别的法子。

就在各家老祖宗焦头烂额之际,杨家与朱家的继承人杨嵊、朱茂,早已悄悄让族中后辈融入华国体系。

其实袁涛的华国从未拒人于门外,只要能通过三年一度的科考,无论出身贵贱,

都能谋得职位,更有清晰的晋升渠道——此刻的华国,正值袁涛亲掌大权,晋升体系堪称历代最公平,一切凭本事说话。

皆因华国的政绩考评全由阴神系统记录,杜绝了人情往来,暂时还没滋生腐败的土壤。

这般环境下,此刻加入华国,正是最好的时机。

更妙的是,为抑制世家抱团,华国的福利政策皆以“小户”为单位:

一户人口越多,分摊的责任越重,而补助却按户发放,人口一多,落到个人头上的好处便寥寥无几。

这般制度下,族人们自然而然开始琢磨分户另立——起初大家长还能凭威望让子弟上交部分收益,可若分配不公,矛盾便会爆发。

当子弟们能靠自己的本事挣得资源,不必仰仗家族分配时,所谓的“尊卑”便成了空谈。

嫡出与庶出的界限渐渐模糊,血脉的枷锁松了,本事成了最大的底气。

这一招,无异于挖了世家的根基,却让“学院”一派趁势崛起,取代了昔日世家的地位。

学院体系以能力为尊,而非血统,能出头者,纵是寒门出身,也必有过人之处。

即便如此,各家老祖宗仍执着于寻求袁涛的认可,症结全在摘星楼的使用权上。

让他们以散修身份,与那些“泥腿子”一同争抢资源?

这些自视甚高的老怪物,是万万受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