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总第211章)出去有门儿了

林轩握着操作杆,一会儿调动大一统力场发生器,想强行引快子撞向主晶,结果主晶晶格被撞出裂纹,舱内防护盾瞬间弹起,挡住飞溅的晶屑,他的幻形体也被余波震得发虚。

一会儿又调整弱核力发射器波频,让淡紫色力场裹住主晶和快子,可每次转换效率都不到15%,主晶的共振频率反而越调越偏,监测屏上的曲线乱成一团。

科研舱里的氛围越来越沉,原本平稳的淡蓝设备光晕,因多次能量冲击偶尔闪过红光,样本架上的碎片又多了好几块。

白渊客也没闲着,时不时调出自己琢磨的能量引导参数,帮林轩优化力场频率:“再调柔一点,弱核力别当‘推力’,当‘引绳’,慢慢把快子往主晶的晶格缝隙里引,动能才能顺着缝隙转成共振能,太刚反而会撞坏晶格。”

林轩依言调整,可手刚碰到滑块就滑了一下,波频多调了0.02。本以为又要失败,没成想淡紫色力场光痕忽然变得异常平缓,快子不再乱撞,反而像被无形的线牵着,顺着主晶的晶格纹路慢慢游走,主晶内部竟泛起一层淡银色微光,共振频率渐渐平稳下来,监测屏上“能量转换效率”的数值,一下跳到了88%。

“哎?这啥情况!”林轩赶紧按下暂停键,手指飞快回溯参数,白渊客也立刻飘到监测屏前,金色光晕都亮了几分。

只见快子正精准卡在主晶的晶格缝隙里,动能顺着纹路一点点渗透,主晶的共振微光越来越浓,频率曲线也慢慢拉平,没有一丝波动。

“是波频!”白渊客率先反应过来,“错调的弱核力波频,刚好契合了主晶晶格缝隙的能量振动节奏,弱核力这根‘引绳’,总算牵对了地方。快子不撞晶格壁,顺着缝隙走,动能自然能精准转成共振能,还不会损伤主晶!”

林轩赶紧按这个参数重新试了三次,每次能量转换效率都稳定在85%以上,主晶的共振频率也始终精准,科研舱里的红光终于褪去,设备光晕又恢复了平稳的淡蓝。

“太好了!白老,这下主晶的‘锚’有着落了!”他激动得幻形体都微微发光。

抱着这个思路,等到4100万象日那天,在白渊客的耐心引导与协助下,林轩终于迈出了关键一步。

林轩挑出一块能量最稳定的同批次星核源晶当主晶,固定在矩阵中央。

白渊客则帮他校准弱核力发射器,精准锁定最优波频:“稳住,波频偏差不能超0.001赫兹,不然快子又会偏离晶格缝隙,前功尽弃。”

林轩点头,启动发射器,淡紫色力场缓缓铺开,又调动快子引导装置,让快子顺着力场往主晶飘。

很快,主晶就泛起银微共振光,监测屏显示“动能转换完成,主晶共振稳定”。

接着他操作能量传导仪,用细如发丝的能量导管,将主晶多余的共振能引向矩阵底部的“锚点槽”,屏幕立刻弹出“核心锚点已激活”的提示。

“该辅晶了!”白渊客提醒,帮他调出量子校准仪的参数,“辅晶频率必须和主晶完全同步,不然快子的动能分流过去,反而会引发共振冲突。”

林轩取出四块辅晶,放在主晶四周支架上,启动校准仪,淡绿色校准光痕裹住辅晶,他还特意用五级念力贴着辅晶,一点点感知频率波动,配合仪器调整:“差一点,再调0.002赫兹……好了,同步了!”

最后,白渊客帮他优化引力发生器参数,暗蓝色引力光带从主晶延伸出来,将主、辅晶串在一起,搭出共振能循环通道。

光带刚一成型,主晶的银白共振光便顺着通道缓缓流向辅晶,辅晶随即亮起同步光晕,五块星核源晶像被无形的线牵引,形成一个规整的五角能量阵。

监测屏上,主、辅晶的共振频率曲线完全重合,能量流转速率稳定在每秒1.2个单位,没有丝毫波动,连科研舱内原本细微的设备嗡鸣,都跟着变得愈发平缓。

林轩盯着这一幕,指尖忍不住悬在控制台上方,刚想启动快子引导装置测试整体协同效果,白渊客的能量体忽然飘到引力通道旁,金色光晕轻轻覆在引力发生器的参数面板上,没碰任何实体按键,参数数值便稳稳定在最优区间,连一丝跳动都没有。

他的能量波动裹着笑意传过来:“别急着测,通道刚搭好,先让共振能自主流转两圈,确认没有卡顿再引快子,省得又出岔子。”

这看似简单的“让共振能自主流转”,实则是验证“能量闭环”能否成立的关键。

若流转中出现损耗或偏移,要么引力通道的传导效率不足,要么主辅晶的频率同步存在隐性偏差,后续引快子介入只会再次引发能量紊乱,此前多次实验失败,正是忽略了这一“预验证”环节。

33.4 对六级文明的憧憬

等监测屏显示“共振能循环3圈,无损耗、无偏移”,林轩才松了口气,白渊客随口提了句:“其实到了六级文明,就不用这么依赖晶格力场了,核心是‘空能公式’。能深入探究空间与能量的本质联系,直接掌握空间和能量的转换机制,想稳能量、引物质,靠空间波动就能实现,比这高效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话像道惊雷炸在林轩耳边,他猛地抬头,眼睛瞪得溜圆,幻形体的光晕都跟着亮了几分:“白老!六级文明居然是这样?还能掌握空间和能量的转换,这也太不可思议了!我以前连想都不敢想,这才是真正的宇宙文明啊!”

语气里满是震撼与向往,手指都忍不住攥紧了操作杆。

白渊客见他这模样,忍不住笑了,金色能量轻轻晃了晃:“急不得,我也是困在这能量逆冲乱流带内部,花了漫长的日子,一点点琢磨才搞懂空能公式的。今后等咱们想办法出去了,我会把这一身的六级文明本事,包括空能公式的推导逻辑,都传给你的。”

林轩闻言,立刻摆手推辞,语气格外郑重:“不不不,白老,您的好意我林轩领了,但这六级文明的科学,是您一生的心血,空能公式更是您熬了七万载才琢磨出来的宝贝,我林轩绝不是贪图别人心血、不劳而获的人,这可万万使不得!”

白渊客没料到他会推辞,却不怒反喜,金色能量体绕着林轩转了一圈,语气里满是欣慰:“哈哈,林老弟,你果然没让我看错!不像那该死的慢半拍之流,以前一直盯着老夫的科学宝贝,满脑子就想抢过去,哪像你这样,有底线、知分寸!不过,老夫和你实在有缘,等出去了,说什么你也得跟老夫好好学学本领。在这弱肉强食的黑暗森林里,光心怀恻隐之心、守底线,没有足够的实力,可是撑不了多久的哦!哈哈哈!”

林轩听这话,心里头又暖又亮堂,乐着点头:“得嘞,那我就听白老您的!等咱出去了,我好好跟您学,可我也有我的死规矩,绝不动您科研心血的歪心思。六级文明那点儿门道,我自己一点点抠,慢慢琢磨透,嘿嘿!”

两人说笑间,重新把注意力拉回实验。

此时林轩实验的关键,在于将“主锚辅协+能量闭环”的核心思路彻底落地。

以一块经弱核力精准引导、可将快子动能转化为稳定共振能的星核源晶作为主晶,充当平衡体系的“能量锚点”,再搭配四块经量子校准、与主晶共振频率完全同步的辅晶,搭建平衡框架,最后通过引力通道实现主、辅晶间共振能的自主流转,形成无需额外补能的闭环。

实验核心目的,是解决此前快子-负物质-星核源晶三角平衡“易受干扰、说崩就崩”的难题,打造出能适配科研设备、甚至未来舰队装备的“抗干扰平衡体系”,为后续华夏文明掌握五级核心科技、实现技术落地筑牢基础。

林轩启动引力通道,暗蓝色光带将主、辅晶串紧,共振能顺着通道来回流转。

白渊客则帮他微调快子引导参数,确保动能转换始终稳定。

“启动试试!”两人同时盯着监测屏,只见能量矩阵周围的淡蓝光晕瞬间浓郁,像一层厚纱裹住设备,快子顺着力场进晶格、转共振能,主辅晶共振频率完全同步,能量曲线平得没有一丝波动。

这一过程背后的科学原理清晰明确。

其一,快子超光速动能经弱核力“引绳式”引导,精准注入主晶晶格缝隙,而非直接撞击晶格壁,既避免主晶受损,又能高效转化为主晶的稳定共振能,实现“以动补静”,补全主晶能量损耗的同时锁定其频率,抵御外界干扰。

其二,辅晶与主晶共振频率同步,可分流主晶多余共振能、扩大平衡覆盖范围,避免主晶过载。

其三,暗蓝色引力通道搭建起主、辅晶间的能量流转路径,让共振能按需互补,无需额外注入能量即可自给自足,彻底打通“主锚定频、辅协扩域、能量自循环”的完整逻辑。

林轩特意用干扰模拟器注入核心区常见的能量波动,结果主晶晶格频率没偏移,快子动能转换效率没下降,负物质也稳稳吸走快子残留的不稳定能量。

“就是它!这才是能扛事的快子-负物质-星核源晶协同平衡体系!”林轩激动得声音发颤,伸手碰了碰光晕,能感受到稳稳的温润触感。白渊客的能量体也绕着矩阵转了一圈,满是欣慰:“总算解决了,这下不用再担心这快子-负物质-星核源晶的协同平衡说散就散了。”

从科学原理来看,快子超光速动能通过弱核力引导,精准注入主晶晶格缝隙,转化为主晶的稳定共振能,既补全主晶能量损耗,又能锁定其共振频率,抵御外界干扰,这是“以动补静”的核心。

辅晶经量子校准后与主晶共振频率同步,既能分流主晶多余的共振能,又能扩大平衡覆盖范围,避免主晶过载。

引力通道则实现主、辅晶间共振能的互补流转,不用额外补能就能自给自足。

这正是两人此前“主锚辅协+能量闭环”思路的落地,彻底解决了三角平衡易崩的难题。

接下来的一个万象年,两人没急着加晶数量,死磕主辅晶协同细节。

主晶共振能输出多了,辅晶会过载,白渊客就帮林轩设计“共振能分流阀”。

输出少了,辅晶撑不起场域,林轩就用念力贴着主晶,微调快子引导节奏,把动能转换效率稳定在86%,确保共振能输出刚好适配。

最后还给每块辅晶加了“自动调频器”,让它们跟着主晶频率灵活调整,不用再手动校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