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很快齐聚科研舱,一场跨领域的推导攻坚战就此拉开。
马洛克抱着一摞耦合方程草稿往桌上一放,拿起笔就开始演算:“我先从物理维度入手,之前算强核力和引力的关联时,总差个关键系数,说不定这个0.73就是突破口!我把过往实验的强核力数据代进去,看看能不能和引力参数对上。”
马洛克选取了近三年解离实验中,20组不同场景下的强核力波动数据、引力曲率数据,以核心频率为基准进行公式推导,重点验证两种力的量化关联。
其中强核力波动幅度的实验范围为1.2×101?-8.5×101?N/m2,引力曲率的实验范围为8.8×10??-6.2×10??m?1。
另一边,泽娜拿着生物解离的细胞实验报告,凑到伊芙身边:“我瞅着之前雾流按不同频率起作用的时候,弱核力的衰变速率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现在有了这个核心频率,咱们不如试试把它跟电磁力的参数挂上钩,看看能不能找出点规律来。毕竟生物组织扛不扛得住雾流,关键就看这两种力能不能配合好。”
泽娜选取的实验数据,涵盖了伊瑟拉兔子解离、人体细胞耐受测试等场景,弱核力衰变周期的实验范围为3.5×10?1?-9.2×10?1?s,电磁力场线密度的实验范围为1.8×10?-6.5×10?T/m,重点分析两种力的比值与核心频率的匹配度。
维克斯则坐在控制台前,手指飞快敲击键盘:“我把这个核心频率搁进控场程序的模拟环境里,瞅瞅程序的力场调控逻辑会不会变。之前第二层加密死活解不开,说不定就是没找着这个‘基准’,现在有了它,说不定能把程序里的四力换算逻辑给验证出来!”
维克斯搭建的模拟环境,完全复刻了强力解绑雾装置的力场作用场景,通过输入核心频率,监测超力场的稳定性、四力转化效率等关键指标,实验显示,当引入核心频率后,超力场稳定性从45%提升至98%,四力转化效率提升62%。
艾丽娅和洛克斯也没闲着,艾丽娅举着一块反暗物质涂层合金样本说:“我从材料这边儿验证,把核心频率对应的四力参数搁进合金测试里,瞅瞅涂层的抗腐蚀、抗力场穿透效果会不会变。这事儿直接关系到反制装置的护盾性能,可不能马虎!”
艾丽娅测试的合金样本,暗物质融合比例为18%,通过调整电磁力、弱核力的参数至核心频率对应的最优值,涂层抗腐蚀时间从15分钟延长至48分钟,抗超力场穿透率从45%提升至78%。
洛克斯则拿着雾流粒子的化学分析报告补充:“我分析分析核心频率下头,四力对雾流粒子的作用效果,瞅瞅能不能让粒子拆解、重组的效率提到最高,这样也能反过来验证这个频率靠不靠谱!”
洛克斯的实验显示,当四力按核心频率调控时,雾流粒子的拆解效率提升57%,重组后的粒子活性维持率达98%,远高于其他频率下的实验结果,证明该频率是四力作用的“最优值”。
七天七夜的不眠不休,各领域数据不断碰撞、验证,终于让“四力统一换算公式”清晰地呈现在全息屏上:强核力波动幅度×0.73=引力曲率×1022,电磁力场线密度÷弱核力衰变周期=核心频率。
该公式的本质是四级文明基于“四力统一理论”建立的数学模型,其中0.73、1022是四级文明通过全宇宙尺度观测,得出的“力场换算系数”,核心频率则是确保四力协同效率最大化的“基准值”。
公式实现了“输入一种力的参数,即可精准计算另外三种力状态”的突破,解决了研发团队长期面临的四力参数无法关联的难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最后一组实验数据代入公式,误差率降至0的瞬间,科研舱里爆发出此起彼伏的欢呼。
困扰团队许久的四力协同难题,终于被这串意外破解的核心频率彻底解开,华夏文明在四级高等文明理论探索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可欢呼声没持续几秒,大伙心里又犯了嘀咕,虽说公式初步算通了,但就凭这一次数据代入,谁也不敢拍胸脯说它百分百正确,万一只是巧合撞上了呢?
为验证公式准确性,伊芙将此前捕捉的20组“超力场与四力交互数据”逐一输入。
当最后一组数据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完全重合,误差率归零的瞬间,科研舱里再次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
“这哪儿是简单的参数对应啊!”林轩指着全息屏上跳个不停的公式,声音都激动得有点发颤,“这是四级高等宇宙文明描述宇宙力场的‘数学话’!只要输进去任意一种力的参数,就能精准算出另外三种力的实时状态。这意思就是,咱们真找着四级高等文明‘四力统一的数学模型’了!再也不用跟以前似的,靠瞎试错摸规律了!”
泽尔紧跟着调出自己构建的18维矩阵模型,淡蓝色的矩阵网格中,公式如同核心枢纽,将不同力场环境的数据牢牢串联。
“我用这个公式模拟了恒星耀斑区、黑洞边缘等12种极端环境,发现它能覆盖宇宙中98%的力场场景,误差全在0.5%以内。”
他指尖划过错综矩阵里闪着的节点,语气里全是惊叹:“这说明四级文明的基础数学体系,早就能精准描述复杂的宇宙力场了!可咱们之前那套理论,连‘力场参数换个环境咋适配’的门儿都没摸着呢。”
一直沉默记录数据的伊芙,此时突然开口:“林老头儿,我用这个核心频率测试了好几个星系的辐射环境,发现四力调控围着特定频率展开时,转化效率比咱们之前的最优参数高了不少,效果特别明显。”
伊芙此前已将核心频率代入武仙座等5个星系的辐射环境模拟测试,结果当四力调控围绕0.73×1022Hz展开时,能量转化效率达到92%,较团队此前摸索出的最优参数提升了37%。
她调出对比图表,辐射强度曲线跟力场转化效率曲线贴得严丝合缝:“这指定是四级文明照着宇宙普遍规律设的‘最优参数’,人家早把‘宇宙环境对力场的影响系数’算得门儿清了,可咱们之前研究的时候,压根没琢磨过不同星系的辐射不一样,还能改变力场特性这事儿!”
林轩瞅着屏幕上的公式和数据,眼神儿变得远了:“这就是四级文明的厉害劲儿,他们的基础理论,不是实验室里搁着的‘孤零零的结论’,是建立在全宇宙尺度的观测和验证上的。咱们现在拿到的不光是个公式,是能打开四级高等宇宙文明‘力场认知体系’的门!有了它,反制装置的参数校准不用再瞎试,念力调控能精准适配任何环境,哪怕往后研究高维力场,也有了数学底子。”
这话刚说完,马洛克已经抱着耦合方程凑到屏幕跟前,笔尖在草稿纸上唰唰算得飞快:“有了这公式,我之前卡壳的‘反向引力波强度计算’总算能落地了!照着强核力波动算引力曲率,再配上核心频率,反向波的干扰效率至少能提40%!”
泽娜也举着生物缓冲层的实验报告挤了过来:“那我这儿就能精准算弱核力的衰变速率了,到时候细胞畸变率指定能降到零!”
科研舱内的氛围彻底沸腾,每个人都拿着公式对应自己的研究方向,原本停滞的研发进度,瞬间有了清晰的推进路径。
林轩站在全息屏前,看着这公式在各个领域都派上了大用场,忍不住攥紧拳头,声音里满是底气地自言自语:“好啊!这么一来,咱们华夏文明离四级高等文明的门槛,总算不再是够不着的遥远了!”
21.4 认知跃迁:从通讯技术的突破到成功联络日焓文明
欢呼声渐歇,林轩却没跟着大伙去推进反制装置研发,反而抱着四力统一公式,转身扎回了超力场模拟舱。
他心里始终惦记着八阶“八熵”的修炼瓶颈,如今有了精准的数学模型,正好能反推之前试错时摸不透的四力节奏。
模拟舱内,淡蓝色力场波纹再度环绕,林轩盘膝坐下,将公式输入监测系统,指尖划过屏幕上的参数栏:“之前硬压强核力、猛冲电磁力都没用,这回照着公式算准了来。”
他按公式推导的结果,先调动引力在0.3秒内完成力场定基,接着在电磁力与核心频率共振的瞬间精准拨频,随后用强核力稳住力场边缘、弱核力同步缓冲波动。
整套动作下来,没有半分之前的“硬扛”感,反倒像顺着水流掌舵般顺畅。
监测屏上的熵动曲线瞬间活了过来,不再是平直的线,而是从0%稳步攀升,最终稳稳停在“熵动幅度100%”的绿色提示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轩睁开眼,感受着力场与自身念力完全同频的震颤,忽然笑了:“闹了半天,八阶哪是要超越规律啊,是得跟着规律走,把自己变成规律的一部分!”
之前他总想着“带动规律”,反倒陷入了极端操控的死胡同。
如今用公式摸清四力协同的节奏,让念力与力场共振,反倒轻松突破了瓶颈。
这份从“硬扛”到“共振”的认知跃迁,不仅让他摸到了八阶的门,更让他明白,无论是修炼还是科技,读懂规律、顺应规律,才是突破更高层次的关键。
夜已深,林轩的量子态意识流仍沉浸在日焓文明心得中,顺着“量子隐态通讯”的脉络往下探寻。
直至心得末尾,一段提及地球人的文字骤然抓住了他的注意力,“吾族第五分队助地球人抗‘强力解绑雾’时,偶见其竟以量子态意识流为生命形态。见此异状,分队即刻启用‘量子隐态通讯’之术,此术乃吾族跨超星系旅途中,历万次力场调试、千回熵增补偿,方才摸索成型。借术之隐蔽,吾族方得与地球人秘密通联,未遭敌察觉……”
“吾族与量子态生命通联,依四力共生之理筑‘隐态链路’,无实体载体亦可行:先以焓能捕其意识流之‘弱核力节律’。此节律乃其量子聚合体特有,如印记般唯一;再将讯息编为‘强核力脉冲’,调焓能强核成分,令脉冲与节律共振;后借宇宙引力子为媒,携脉冲穿行星际,途中以电磁力裹之,防其偏轨;待至其意识流侧,引力子自与量子特性缠结,彼方无需外力触发,仅以意识流对四力之敏,借自身电磁力解译脉冲为信息流,如无声对谈。”
这段心得记载的是日焓与林轩量子隐态通讯的核心技术,本质基于四大基本力大一统理论,弱核力为“身份标识”,日焓通过捕捉林轩意识流独特的弱核力衰变节律锁定目标。
强核力为“信息载体”,将通讯内容编码为强核力脉冲。
引力子为“传输介质”,凭借穿透性强、无信号暴露的特性传递信息。
电磁力为“通道保障”,包裹引力子避免传输中受干扰。
四力各司其职又协同,既适配日焓的能量形态,又契合林轩量子态意识流无需实体接收端的特性,构建出“无暴露、无延迟”的通讯链路。
林轩脑子里突然冒出来引力子跟脉冲缠一块儿的虚影,他指尖轻轻碰了碰“弱核力节律”那几个字,嘀咕道:“闹了半天,日焓文明是靠抓我意识流里的弱核力波动定位的啊……难怪之前通消息的时候,连点儿信号痕迹都没看着。”
他忽然想起对抗毁灭者文明时的紧急通讯,“当时那么远的距离,信息还能即时到,原来是借了引力子的劲儿,这比华夏号的量子通讯还隐蔽,连电磁信号都不会漏。”
说着,意识流模拟起“解译强核力脉冲”的过程,果然感知到清晰的能量信息流,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林轩的模拟验证了通讯原理的可行性,也让他意识到这种技术对舰队隐蔽通讯的价值。
若能借鉴日焓的“四力编码”思路,华夏舰队未来在星际航行中,可避开敌方信号监测,实现更安全的跨域通讯。
而这一技术的核心,正是对四大基本力统一性的精准运用,与他此前修炼中“调控四力平衡”的逻辑相通,为后续技术转化埋下伏笔。
林轩循着日焓文明心得里“以弱核力节律为锚、引力子为媒”的记载,试着调动量子态意识流。
先让意识流沉潜到粒子层面,捕捉自身弱核力的衰变节律,这是通讯的“身份标识”,再将想传递的“确认联络”信息,按心得所述编码成强核力脉冲,接着释放意识流能量,尝试牵引周边空间的天然引力子,让脉冲附着其上。
第一次尝试时,强核力脉冲频率没校准,引力子刚携脉冲飞出就脱轨。
第二次又因电磁力包裹强度不足,脉冲在传输中被星际杂波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