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总第197章)念力与科技的艰难破局之路

19.1 七曜阶念力:从瓶颈困局到借力破局

地球历2923年,林轩对七曜阶念力七种状态的切换成功率已提升至92%,可在两类极端星际环境中,却始终难以突破瓶颈。

更棘手的是,失败从不是简单的“状态掉链”。

每当七曜状态因环境冲击失衡,紊乱的念力就会反噬他的量子意识流载体,造成“意识熵增”。

轻则丢失近三天的修炼记忆片段,连对四力波动的感知都变得迟钝;重则让幻形体出现能量溃散,体表浮现出细碎的光粒裂痕,得耗费半天时间用弱核力重新凝聚形态。

这让他每次尝试都得抱着“赌意识完整性”的风险。

在恒星耀斑区,电磁力构筑的防御场会被超高温炙烤得扭曲变形,力场稳定性骤降;在超强引力圈内,念力操控的引力导航功能会被超强引力拉扯得完全失效,连预设的航道校准程序都无法触发。

无论他如何微调能量输出参数,总有一种状态会“掉链子”,七曜阶始终卡在中阶,无法迈入高阶。

他翻遍莱拉夫人留存的所有法门记载,甚至将意识流里日焓文明“极端环境应对”章节反复研读,却始终找不到适配两类环境的解法。

某天深夜,科研舱只剩林轩一人,在屏幕循环播放日焓文明“借恒星聚变能量强化族群力场”模拟影像前,他已用量子意识流跑了10?次蒙特卡洛模拟。

从“加大电磁力输出抗高温”到“用强核力锁引力导航”,所有“硬抗环境”的路径最终都指向“意识熵增”的失败结局。

模拟数据里,幻形体溃散的光粒特效、意识流记忆片段丢失的预警,红得刺眼。

他突然愣住:“日焓文明是顺着环境的‘力’来借力,我却一直想着用念力硬抗环境的冲击,这根本是本末倒置!”

想到这里,林轩先放出三艘微型无人星艇作初步验证。

第一艘搭载调整后的电磁力防御程序驶入模拟恒星耀斑区,远程监测屏上,原本会扭曲的防御场竟像多孔海绵般主动吸收热能,力场稳定度从之前的45%飙升至88%。

另外两艘测试超强引力圈导航,也传来“导航失效解除”的反馈。

初步验证通过后,林轩直奔念力修炼舱,先模拟恒星耀斑环境。

这次,他不再用念力强行加固电磁力防御场,反而让防御场像多孔海绵般,主动吸收耀斑释放的部分热能,将其转化为电磁力的补充能量。

同时让强核力的聚能效率随耀斑强度同步上调,形成“吸收-转化-强化”的闭环。

奇迹瞬间发生,电磁力防御场不仅没被高温损毁,防御范围还扩大了两倍,力场稳定度始终维持在88%以上,量子意识流没再出现“意识熵增”的迟钝感,幻形体体表的光粒也始终凝聚得稳稳当当。

紧接着,他切换至超强引力圈模拟场景。

这次他放弃对抗引力拉扯,转而让念力引导引力顺着引力线调整导航方向,如同航船借洋流前行。

调整后,原本失效的导航功能不仅恢复,还能借助引力精准计算星际坐标,定位误差缩小至300万公里。

这一调整的成功,标志着林轩的七曜阶念力已从“被动适应环境”迈入“主动借力环境”的新阶段,对四力的动态调控能力实现质的突破,为后续完整冲击七曜高阶奠定关键实践基础。

尽管林轩借环境之力突破了恒星耀斑区与超强引力圈的适配难题,但七曜阶念力冲击高阶仍存瓶颈。

一是对四力的动态调控仅能适配两类极端环境,未形成普适性的协同逻辑,面对其他未知力场易出现状态失衡。

二是七种念力状态切换虽成功率达92%,但在多力交织场景下,仍有单一状态“掉链子”的情况,无法实现全场景稳定输出,距离莱拉夫人残页中“七曜需精准匹配目标需求”的高阶要求仍有差距。

19.2 反制装置:从科研僵局到动态破局

地球历2924年夏,华夏舰队正平稳穿行在广袤深邃的宇宙空间中。

反制装置的研制正式从草图阶段迈入实操。

科研舱内,林轩将标注着“暗物质晶体阵列”“螺旋力场发生器”的设计图投影在中央全息屏上,可图纸上多处关键参数处于留白状态。

比如暗物质晶体的能量传导阈值、力场发生器的抗干扰系数,都因未吃透四级高等文明的四力协同理论,只能用“待验证”标注。

“咱先从暗物质晶体阵列下手,”林轩指着图纸上的环形结构,“按草图的意思,晶体得按固定间距绕成圈摆,可咱连该用哪种暗物质同位素都没谱儿呢。”

马洛克立马捧着耦合方程凑过来,笔尖在纸上划得乱七八糟:“我试过用常见的暗物质同位素模拟,结果能量传导效率差老鼻子了,强核力刚注进去就崩了。”

草图中暗物质晶体的预设排布间距为0.32米,而马洛克选用的氦-3暗物质同位素,模拟得出的能量传导效率仅21%,不足草图预期值的一半,无法满足反制装置的基础能量需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泽娜的生物实验室也陷入僵局。

按设计,反制装置需搭载“生物缓冲层”,可四级高等文明“用弱核力稳定细胞耐受度”的理论始终无法落地。

她将暗物质提取物混入生物凝胶,测试时细胞耐受雾流的时间虽从5分钟延长到12分钟,却出现了细胞畸变,显微镜下能看到细胞膜上布满不规则的分子缺口。

“问题就出在弱核力的衰变控制上,”泽娜盯着实验报告叹气,“人家高等文明能让弱核力衰变速率跟细胞活性严丝合缝对上,咱现在倒好,只能瞎试瞎调,连个理论公式都推导不出来。”

艾丽娅和洛克斯负责的护盾涂层研发同样举步维艰。

艾丽娅盯着检测屏上溃散的分子结构,眉头皱成一团:“咱跟老洛头琢磨这护盾涂层,真是咋弄都不顺利。草图要求它既防超力场穿透,又扛反物质粒子腐蚀,可按现有技术把反暗物质材料跟钛合金混一块儿,超力场一冲,撑死八分钟就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