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船不敢来

“多谢东家!小的定然替东家管好作坊。”

三喜撩了袍子屈膝行了大礼,这回姜远却是没有阻止他行礼。

待得三喜磕完头,姜远这才问道:

“对了,咱们这作坊有码头直通湖面,怎的来卖芦苇的都是车拉人扛?”

三喜听得姜远相问,脸上便现了怒色:

小主,

“东家有所不知,不是卖芦苇的百姓不用船,而是他们拉芦苇的船,只能在作坊后面一里处的码头靠岸!没人敢直接往咱们作坊的码头停靠!”

姜远眉头一皱:“这是为何?”

三喜怒声道:“这明阳湖上的芦苇,在咱们来建造纸坊之前,百姓只能拿来当柴烧。

咱们来了后,却是给这里的百姓带来了好处,只要肯花力气就能用芦苇换点钱。

您也知道,咱们收芦苇的价格,百斤也不过四五文钱,百姓也就挣个辛苦钱。

就是这般,还是有人要从中榨取一番,小的前去交涉也是无用。

因为咱不是官府管不了这些事,但那些砍芦苇的百姓却是真的苦,都是些穷得吃不上饭之人。”

姜远眉头越拧越紧:“这等辛苦活命钱,还有人要讹,谁这么好胆?”

三喜叹了口气:“小的去问过了,那拦着要钱的人,是府衙司马汪天福的一个什么远亲。

他们强令所有拉芦苇的船,都在下游一里的小码头靠岸,由他们先收了码头厘金才可,

不交者不给出船割芦苇。

他们也是按芦苇重量收钱,每百斤芦苇收两文钱,百姓们芦苇未卖,钱却先给他们讹去了。”

“汪天福的远亲?”

姜远懂了,那伙人仗着汪天福的名头盘剥百姓,却又没有干涉造纸坊的运转。

三喜虽是侯府中人,却是管不到他们。

而李锦书被汪天福掣肘,在今日姜远与万启明到来前,也不会与汪天福为此事撕破脸。

姜远摸着下巴笑了,今日才将汪天福革了职打入了大牢,他的那什么远亲恐是还不知情。

“我闲着也是无事,便去看看这些人是怎么敢的!

汪天福怕是又要多一条罪名了,真乃取死之道。”

姜远转身便往作坊外走,吩咐顺子:

“去府衙,让李锦书派些衙差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