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贾诩没有反应,马良也不愿率先谈及这点,还是邓芝淡淡一笑,给出了回应。
“大王,季汉此番救援之谋划,已被我军击破。”
“那季汉军营中,不过六七万残兵败将而已。邓艾也好,刘晔,诸葛瑾等人也罢,短期内勉强维持军队不散已是极至。”
“可让徐晃将军为主将,陈到,霍峻等为辅助,统军十万向东,逼迫季汉之军,使其不敢妄动。”
“而季汉之关键,则不在季汉残兵这边。”
说到这里,邓芝淡然看了诸葛亮一眼,见对方依旧不动如山,也没有太过激进,而是语气缓和一点后,直接走到营帐内的巨大地图面前。
他用手指向徐州疆域,说道:“季汉之关键,则在下邳,在季汉之主刘禅身上。”
后面,他微微躬身后撤,不再多话。
其实他刚才的这些话,此刻能在士颂面前站着的谋士们,大多都能看出来,只不过,需要有一个人,当着众人的面,点明而已。
士颂当然不傻,当即明白过来。
“传令江东,让陆逊率军北上,强攻淮南,直逼徐州。也让蔡瑁带着水军从旁协助,一律军令行动,以陆逊为主!”
“另外,让蒋干出使季汉,正大光明地出使,逼刘禅投降。”
“告诉刘禅,他若是不降,我便先杀诸葛亮祭旗,后率三十万西楚军队,围剿季汉残兵,进而退过黄河,和陆逊南北夹击,灭他季汉!”
“他若是愿意投降。”
士颂说着,也看了看诸葛亮,见诸葛亮眼神略微闪动,知道他心中依旧还是在乎这个大汉的。
“便告诉他,我看在他姐姐的面上。不但不会动他,更会保他余生,富贵荣华,衣食无忧。”
“至于刘备,以及季汉其余元从官吏家眷,我也都从优对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接着,他想了想,又补充道。
“即便是季汉境内的世家门阀,只要是帮忙劝说他刘禅投降归顺的,我也都一律不杀!”
“最多贬官为民,让他们富贵一生。”
对于士颂原来的门阀必杀必灭,这已经算是巨大的让步了,算是士颂自己给了自己一巴掌。
但熟悉士颂内心的人,知道士颂这话,不过是明面上的让步而已。
统一天下的马上君王,手上还掌握着没下限的暗杀组织的孤家寡人,他想要除去的目标,怎么可能轻易放过。
贾诩根本都没有去看士颂,而是微微扫视了一眼郑度,默默为自己的这个亲家叹息,只怕是后面中原地区,又有不少强盗劫匪,纵火枭雄问世了。
“孔明以为,那刘禅可会投降?”
末了,士颂笑嘻嘻地看向诸葛亮,诸葛亮心中默默叹息,最终只能闭上眼睛,不作回答。
西楚军队,自然是按照士颂定下的谋略,开始逐步执行。
徐晃带着十万人去和季汉军队对峙,顺便还送蒋干举着使者持节,穿过了季汉军营。
邓艾也好,刘晔诸葛恪也好,脸色虽然不好看,但还真不敢阻拦。
蒋干趾高气昂的一句,“我去和你家皇帝聊聊如何处理诸葛亮的事”,他们谁敢拦着。
邺城这边,士颂亲自督阵。
黄忠领头,带着甘宁,阎行等猛将四面合围。城内的曹军,不敢有任何动作。
只能是安排好人手,日夜巡查换班,死死盯着西楚军队,担心士颂这边猛然发力,他们猝不及防之下,连守城的机会都没有了。
而他们担忧的楚军猛攻没有等到,结果却等来了楚军的“攻心”战术。
大批的劝降信,当前的局势说明函,以及投降之后会有什么样的优待和赏赐,几乎不间断地射入城内。
此外,在城外的楚军,还会不定时的组织起来,一起叫喊,诵读说明。
不过几天,整个邺城内的气氛,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季汉援军后撤,诸葛被擒,幽州暗中投降,司马叛变。
这些消息,在邺城内几乎人尽皆知。
然而,铜雀台内,曹丕的反应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没有暴怒,没有惊慌,甚至没有像之前那样更加癫狂地享乐。
他只是变得更加沉默,更加阴郁。
前番那场大败,仿佛抽掉了他最后一丝支撑的力气,将他变成了一具穿着帝王冠服的空洞躯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