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2章 就很气,还没招儿

曲卓不知道霍建宁在内陆有亲戚。

不论霍建宁自己,还是通过别的什么人,亦或者他脑子里的记忆,都无从得知……

梅老二那货,发现曲某人带了个“新人”到处晃,好像十分看重的模样。悄咪咪把情况通报给大社,调查了一下背景。

等曲卓从戴英回来后,逮了个他去达记给工人讲解图纸和装配顺序的机会,摆出和善脸,拉着小霍同学闲唠嗑。

这一唠,对上了……

不知道怎么个心态,一个字儿都没提,悄没声的把情况向家里做了汇报。

蔚宏霞带着霍建宁参观在建的汽车厂时,梅家老三梅宣廉带着霍佳宁的三叔公家的儿子,霍建宁的堂叔霍佳文冒出来了。

到了晚上,生了一肚子气的曲卓才得到信儿,感情霍家是个人才辈出,甚至可以说在民国史上占据了一定篇幅的大家族呢。

听说小霍同学的二叔公在沪市,确定了霍建宁的意思后,同意他去认一认亲。

正好,曲卓过几天要跟529厂和火箭研究院的人去八院,到时跟霍建宁汇合一起去趟港岛。

眼下大屿山的旅游和商住开发计划,以及附属设施的总预算还没做出来。

等有个大概的数目,需要曲大岛主操刀分蛋糕。

还有一件事,把三副车壳子填充成车的配件虽然“放”下了,但技术水平严重超出了杜达和一帮修理工对汽车的认知。

即便留下了详细的装配图纸,他们也不一定能攒得起来。

就算窜出来了,也没有能力调试。

就像之前搞小型四旋翼无人机一样,曲卓“脑子里”模拟出的场景再完善,也无法完全模拟出真实环境的复杂性。

把车装配起来能跑,只是第一步。能跑的好,跑的稳当,才是真正的大工程……

至于为什么生了一肚子气……

在戴英浪了大半个月,曲某人可不是净瞎扯淡了。打着搞储能电池研究的幌子,把剑桥相关联的实验室一顿“搜刮”。

用掌握的理论结合素材在“脑子里”搭建起实验环境,一番高效穷举推演下来,确定可以将超导转变突破液氮77K温区的方案不止一个。

毫无疑问,又是一项无可争议的诺奖近在咫尺,甚至已经握在了手了。

虽说跟梅老二逗闷子,说自己这辈子至少三个诺奖,但曲某人没兴趣什么都往兜里划拉。

脑子里首先想到的就是程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