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匣中秘信现转机

那扬州知府白文林,哪敢真去就座,待旎啸落座后,他于数步之外,躬身细禀起来。

旎啸听完,方恍然明悟此中缘由。

原来这白文林膝下无子,唯有一侄,名叫白敏才,本任福建福宁州判官之职。孰料其兄长一时不慎,无意间触怒了郑贵妃的心腹。

此二人,一乃锦衣卫中千户,一为朝中显赫要员。二人遂沆瀣一气,依郑贵妃之意,将其兄长罢官免职,连累其侄白敏才也遭祸殃,被贬至福建沿海之地,令其巡视缉捕海盗与倭寇。

可那沿海一带,海盗横行无忌,猖獗至极。加之白敏才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只知诵读圣贤之书,何曾习过舞刀弄剑之术?

此明显乃郑贵妃一党借刀杀人之计,欲使白敏才,终有一日丧命于海盗与倭寇之手。

此时,旎啸轻笑一声:“白知府,你也当知我未入朝堂之时,是何等身份,不过一介平民百姓,无权无势,不通四书五经之奥,顶多略通些拳脚功夫罢了。说难听些,便是江湖草莽之徒。”

白文林听得,忙躬身恭敬说道:“大人此言差矣!自古英雄不问出处,大人所行之事,下官虽于江湖之事知之甚少,然我大明九州之地,何人不知大人之英勇与忠义?

“尤在西北抗击鞑靼之时,更于京城识破敌谋,救驾圣上于危难之中。桩桩件件,何事不惊天动地?

“下官可惜年事已高,若能年轻些许,定当弃文从武,抗击外敌,斩杀鞑子,何等畅快淋漓!”

旎啸见说,只是微微一笑,神色淡然。

那白文林偷眼观瞧旎啸面色,又谄媚奉承道:“大人屡建奇功,威名远播,尤是那南华堡一役,传闻大人将前朝嘉靖爷所托骆家之宝物,完璧归赵,重归天家,圣上龙颜大悦,圣眷日隆。

“如今朝中百官皆赞大人贤能,厂卫诸位大人亦与大人亲近交好。甚至京城之中皆有传闻,连那郑贵妃亦对大人信任有加,赞誉不绝。大人眼下之风光,可谓……”

旎啸摆了摆手,只觉这白文林的奉承言语,令他浑身不自在,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白文林见状,忙噤声住口,拱手埋首,又不时偷眼去瞧旎啸面色。

旎啸凝视眼前这位白知府,心中不禁踌躇起来。他深知若应承了这位白知府所求,将会招致何种后果。

然最终,他还是微微点头,应承下来,只道回京之后,定当尽力从中斡旋周旋。

白文林听罢,连连拱手致谢,面带欢喜之色,告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