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民围城数日,这看似平淡的文字背后意味着什么,即便是他这位常年待在紫禁城中的内侍,也是心知肚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朕不是已经命户部和工部先行派人赈灾了嘛,并令翰林院的官吏们随行监督..
另外怎么是滦州同知上奏,滦州的知州呢?
闻言,朱由校便是微微坐直了身子,脸色有些严肃的说道。
滦州乃是地震核心,灾民人数过多,他倒是可以理解,但州城粮仓正常的情况下,应该不至于这么快便告罄,更何况他此前已经筹措了一批粮草。
回陛下,司礼监掌印太监将头垂的更低,但脸上却没有太多的怀疑和惊怒,反倒是耐心的解释道:奴婢核查过了,滦州的知州已于前段时间卸任,朝廷还没有委任新的知州..
另外在滦州的翰林们也同时上奏,向朝廷请粮..
而且永平府那边,向朝廷索要的粮食更多...
奴婢觉得,此事应当不至于存在猫腻..
一语作罢,朱由校脸上的怀疑之色隐去,转而点了点头:那就尽快让户部和工部办理,以免地方不稳。
他这回之所以力排众议,将自诩的翰林们派遣至地方赈灾,便是想让这些终日待在京师的官员们趁机体会一把人间疾苦,并杜绝和地方官员沆瀣一气的情况。
毕竟翰林院乃是京师诸多署衙中,与地方上交集最少的署衙。
陛下英明。
轻轻颔首之后,司礼监掌印太监蹑手蹑脚的收回这封朱由校亲自批示过的奏本,并未太过在意奏本末尾署名的翰林当中,有一人名为孙之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