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平衡之道

"可不是嘛,天子打压我东林,便是希望着手解决党争,不然昔日的韩爌韩阁老,礼部侍郎孙慎行何至于黯然致仕.."涉及到东林内部的情况,在场的大儒们不自觉便降低了声音,神情也显得相对复杂。

虽然同为"东林党派",但并不代表着他们内部便是铁板一块,例如昔日的韩爌,孙慎行,李三才,便有许多人不满其雷厉风行的作风,尤其不满其动辄便"排除异己"的举措。

"树大招风,树大招风啊.."

又一句轻叹过后,在场大儒们的思绪便重新被拉回到现实,话题也集中在即将抵京的湖广巡抚董汉儒身上。

"说起来,天子令湖广巡抚董汉儒回京辅政,实在是一着妙棋。"

"也不知道,首辅那位得意门生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脸色会何等精彩。"

微微吐出一口气,人群中便有一名东林官员朝着站在人群中央,面无表情的次辅刘一璟微微躬身,故作淡然的声音中掺杂着一抹掩饰不住的嘲弄。

自从东阁大学士韩爌致仕之后,朝中的"阁臣"便只有首辅方从哲和次辅刘一璟二人,其余有资格入阁拜相的六部尚书无非吏部天官周嘉谟以及刑部尚书朱国祚,但从天子即位以来便不断提报壮年官员的举措来看,这两位早已上了年纪的老臣怕是入阁无望。

除此之外,由天子亲自提拔的兵部尚书王在晋,户部尚书毕自严,礼部尚书徐光启,工部尚书毕懋康等人则是"履历尚浅",勉强担任一部堂官已是极限,若是入阁拜相必然难以服众。

故此,朝中真正有资格染指这空缺出来阁臣位置的官员,除了他们一直在翰林院打磨的东林官员之外,便是现任"齐党党魁",官至太常寺少卿的亓诗教。

而这位亓大人除了是齐党党魁之外,还有另一层身份:当朝首辅方从哲的得意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