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戒回身指向跟来的女子:“师父,这不到了?”
唐僧一见,连忙跳起身来,心中将信将疑,忙不迭合掌当胸问道:“女菩萨,你府上在何处住?是甚人家?有甚愿心,来此斋僧?”
妖精见唐僧问来历,她立地起个虚情,花言巧语道:“师父,此山叫做蛇回兽怕的白虎岭,正西下面是我家。
我父母在堂,看经好善,广斋方上远近僧人,只因无子,求福作福,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
话才编到一半,唐僧打断道:“女菩萨,你言语差了。你既有父母在堂,又与你招了女婿,有愿心,教你男子还便罢,怎么自家一人在山行走?又没个侍儿随从,这个是不遵妇道了。”
这和尚何以张口贬斥眼前的陌生女子?只因他心起怀疑,不觉遇见好人。
你说他怎么机灵了?诶~人可从来不傻。
想他唐三藏不提跋山涉水出大唐,单讲为僧三十载,什么地方遇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会斋僧,心里还是有个把门的。
往前被骗,都是没想到对面会骗他一个过路的穷和尚。
现在身处偏远凶险,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唐僧自然防备心不小。
只是也谈不上认定对面是坏人,唐僧留有方寸。
见他有驱离之意,那女子笑吟吟,忙陪俏语:“师父,我丈夫在山北凹里,带几个客子锄田。这是奴奴煮的午饭,送与那些人吃的。
只为农忙时节,无人使唤,父母又年老,所以亲身来送。忽遇三位远来,却思父母好善,故将此饭斋僧,如不弃嫌,愿表芹献。”
唐僧更觉奇怪,摆手拒绝:“善哉!善哉!假如我和尚吃了你饭,你丈夫晓得,骂你,却不罪坐贫僧也?我有徒弟摘果子去了,就来,我不敢吃。”
那女子见唐僧不肯吃,仍是满面春生:“师父啊,我父母斋僧,还是小可。我丈夫更是个善人,一生好的是修桥补路,爱老怜贫。听见说这饭送与师父吃了,他与我夫妻情上,比寻常更是不同。”
过盛的殷勤,只令唐僧越发警惕,咬定不吃。
身边的八戒努着嘴,口里埋怨:“天下和尚也无数,不曾像我这个老和尚疲软。现成的饭三分儿倒不吃,只等猴子来,做四分才吃!”
这呆子从来是一听人喊饿,他也饿。
磨蹭这几下,他只感肚子像个空皮球,必须吃些东西才好。
反正这女子架势定要斋僧,八戒不容分说,一嘴抢过罐子拱倒,就要动口。
却是行者自南山顶上,摘了几个桃子,自己也突然口欲起来,尝了半个一丢。
方才托着钵盂,一筋斗,点将回来。
火眼金睛眼力不俗,回程就瞧见个女妖精站在三人面前。
行者心下诧异,立刻身法变换,停下疾驰动静,犹如飘絮掠空,速度却未放慢多少。
须臾恍若寒梅落瓣不着痕迹,行者已悄无声息落在妖精身后,连呼吸也控制在风的频率中。
那妖精全无察觉,还想着勾引唐僧上当。
行者也没进一步动作,就这么默默盯着,观察妖精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