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征镇安平之平安镇征(十四)

景福宫外,群臣百官依旧在苦苦请求慈顺大妃废黜昏王,迎立晋城大君为新王。奈何刚刚慈顺大妃派出董宦官出面,再次拒绝了。

这已经是群臣第二次劝进了。

慈顺大妃不想让她的儿子当大王,咋可能,当然想。不提旁的,单单李忄隆这疯癫模样,指不定哪天冲进来就把慈顺大妃砍死都不稀奇。就为了这,她也得换一个人来当大王。可局势已经到了如今的地步,吃相一定不能太难看。古代还有三辞三让,所以慈顺大妃以各种她都不相信的理由拒绝群臣的上书。

文武百官当然也晓得慈顺大妃的打算,所以双方默契的进行着一次次的游戏。奈何朴元宗的出面,打破了这默契、融洽的氛围。

“娘娘,据小臣推断,郑中堂轻骑已过汉江!若其坚持入城面圣……”朴元宗几次坚持,终于被慈顺大妃召见。

“宗法制岂是儿戏?大王虽失德,其长子尚在。”慈顺大妃打断朴元宗的话,缓缓收起念珠,指尖掠过经卷“《经国大典》开篇即言‘立嫡以长’。”

朴元宗无奈,只得顺着对方道“可朝野皆谓晋城大君贤明!”

慈顺大妃凝视香炉青烟“去岁全州贡生为何被黜?不就是因妄议储位?”温言相劝道“让孩儿好生温书,莫学他兄长沉溺弓马。”

“若待郑中堂持《皇明祖训》问责,恐晋城大君再难正位!”慈顺大妃目光短浅,如今箭已在弦,朴元宗索性摊开来讲。

“郑中堂虽持节钺,然《大明会典》明载‘藩国嗣立,当循本国典章’。”慈顺大妃坐在帷幕之后榻上,看着跪在堂外的朴元宗“昔年世祖大王册封,亦经三司合议月余。”

郑直又如何,天朝确实厉害,可这是藩国内部事务。按照以往种种,天朝是会当看不见的。最多就是不承认,可只要晋城大君继位后多多恭顺,总有过去的那一日。

此刻远处忽传马蹄声,慈顺大妃指尖微颤“听见了么?这蹄声倒像当年成宗考校诸子背书,总要等最后一个字落定才见分晓。”

“娘娘。”朴元宗双手指节泛白,呈上题本“这是各道观察使的劝进表。”

慈顺大妃心动了,有八道观察使的劝进表,意味着晋城大君继位更加名正言顺。不动声色示意一旁的尚宫,对方行礼之后走到朴元宗身旁接过劝进表,送到她的手中。

慈顺大妃打开一看,才发现上了当。这哪里是什么劝进表,分明是血书联署。望着庭中枯柳沉默良久,直到雀鸟啄食的声响惊破寂静“大王当真非死不可?”

这是威胁,朴元宗对她和晋城大君的威胁。对方此举,让慈顺大妃感到了愤怒,还有惶恐。这才记起,院中的和宫外的这些人如今软禁了大王,控制了全城。若是不配合,这些人被逼急了,也不是非要她开口。

“废为燕山君流放江华岛,其子嗣贬为庶民一同前往。”朴元宗喉结滚动“晋城大君此刻正在宗庙更衣。”

慈顺大妃突然扯断念珠,檀木珠子滚落玉阶“任士洪那些党羽……”

此刻她也不想什么名正言顺了,而是想要如何安抚朴元宗等人,以便度过危险局面。

“义禁府今晨已查封二十七座府邸。”朴元宗抬头时,眼底布满血丝“但若郑中堂介入恐再生波澜。”

慈顺大妃伸手拿起笔在身旁一卷纸上花押“去告诉晋大君,他兄长最畏寒……江华岛的冬衣要絮双层棉。言罢弃笔起身,凝视殿内世宗御真“至于登基大典……等郑中堂进城时,让新君亲自去南门迎诏。”

朴元宗大喜,从尚宫手里接过废黜嘉令,行礼之后退了出去。

晨光刺破云层,慈顺大妃将断线念珠投入香炉,对一旁的尚宫道“去把《经国大典》翻到《削爵篇》,老身该给孙儿们求条活路了。”

这当然是借口,目下局面,那个郑中堂反而不足为虑。这些跋扈的拥立之臣,反而成了心腹之患。故而,慈顺大妃决定,用她擅长的以柔克刚,来提前布局。天朝果然物杰人灵,单单慈、顺,二字就妙不可言。

朴元宗拿到慈顺大妃的手书,还没高兴,刚刚走到景福宫勤政殿外,就听到了远处传来喧哗声。接着十几个狼狈的同党不顾体统的跑了过来,为首的是洪景舟,看到朴元宗就大喊“天使带大军杀进城来了!”

朴元宗一听,赶紧追问“到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