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骤变(二十六)

弘治十九年正月十三,大行皇帝宾天告于奉天殿。

郑直听到钟声,立刻在小娘子主仆伺候下穿戴妥帖出了院子,还好贺五十已经等在街口。在马车上换了白袍后,来到午门。此刻宫门已经大开,郑直下车后直接进城。直到此时他才发现周围进出官员服白之人甚少。

“宫里传来的消息,命所有官员服青布袍。”守门的红盔将军百户查看牙牌,已经得知郑直身份。不敢得罪,解释一句。

郑直接过牙牌,转身又出了午门。他的青布袍在家,与其大费周章,不如去裁缝铺子瞅瞅。

待回来时,天色已经放亮,郑直进了皇城就直奔文渊阁。他自然晓得,刘健等人此刻都在乾清宫,可是王岳那个王八手里攥着密旨。实在是弘治帝死的太突然了,郑直原本估摸着对方咋也能再撑几日的。如今他没有旨意擅自进皇城,在没有确切保障前,是不敢进乾清宫一步的。

不出预料,程敬已经等着了。

“如今三位阁老正在乾清宫为大行皇帝小殓。”程敬见到郑直,不等对方开口,立刻道“东翁何故来此?俺不是让平哥给东翁送信了?”

郑直哪有脸讲他昨夜转战四方,只好含混道“俺听到钟声就出来了。只是到了这才瞅见大伙都穿的是青布袍,又换了衣服才来的。”

“如此东翁赶紧和郑书手去乾清宫吧。”程敬没多想,催促道“这种时候,一定不要让旁人钻了空子。”

“墨哥还在保国公府。”郑直却道“俺如今身负皇差,中途回来……”

“东翁既然已经到了这里,又何必拘泥于形式。岂不闻五十步笑百步?”程敬打断郑直的话,干脆把话讲透“如今在乾清宫讲的,才是大行皇帝的本意。”

郑直一愣,赶紧起身“对对对,这里……”事到临头,他咋又忘了呢?咋又想着只占便宜不吃亏呢?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这里一切有俺。”程敬赶紧道“东翁一定要寸步不离大行皇帝,如此,三位阁老就算想要讲啥,众目睽睽,也不敢撇下东翁。”

郑直拱拱手,也不多言起身就走。不想在门口,遇到了同样身穿青布袍而来的张元祯“张阁老。”

“郑阁老。”张元祯虽然嘴上没有讲,可是表情已经证明,他同样诧异于郑直竟然此刻在文渊阁。

“有张阁老坐镇这里就好了。”郑直收敛心神道“自现起,内阁制敕房、诰敕房没有内阁四位辅臣联名的花押,不得有一纸一字发出。”

张元祯瞅了眼郑直,甚至周围路过的书办,书手听到这话也不由停下脚步。

郑直也不解释,拱拱手,大步离开。

张元祯对着郑直远去的背影回礼。讲实话,他们鼓动半晌,非但没有倒阁,最后反而为他人做嫁衣,还是心有不甘的。本来以为郑直也会改弦易辙,可如今看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既然郑直愿意放手一搏,他们又有啥怕的呢?

出了文渊阁,郑直反而不着急去乾清宫了。程敬提醒的对,可是很多内情对方不清楚,况且如今有了张元祯在,他自保应该不成问题。可是若想要真的万无一失,他还必须见一个人。

文华门旁已经没了侍卫,毕竟太子在乾清宫守孝之后,就会移宫。因为青布袍上没有胸背,所以直到东阁外都没有人查验郑直的身份。

“刘奉御?”值守东阁的小答应斜睨郑直“尔乃何人?”

“……”郑直立刻习惯性的想要转身离开。他什么身份,哪里会跟一个无名小卒多言。奈何形势比人强,他又不能踹对方,只能道“小公公只需告诉俺刘奉御在不在就成。”

“放肆。”那小答应顿时不满道“你这混账,贼头贼脑的,瞅着就不是好东西。还妄图窥探青宫……哎呦!”话没讲完,就被人从身后踹倒。正要转身咒骂,一看是白石,赶紧爬起来“白大监,此人要见刘大监,俺……”

“郑阁老。”白石却理都不理对方,向郑直行礼“刘大监如今不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