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明在书房中并未等待太久。午后,一名东宫的内侍悄无声息地来到国公府,没有走正门,而是由侧门引入,直接见到了叶明。
内侍什么也没说,只是恭敬地递上一个密封的铜管,随即便低头退去。
叶明捏着那尚带一丝体温的铜管,深吸一口气,用力拧开,取出了里面卷着的明黄色绢帛。正是李云轩的密旨!
旨意言简意赅,却字字千钧:
“查靖王李云瑞,阴结党羽,窥伺神器,更兼私通外寇,图谋不轨,罪证昭然。着镇北侯叶秋,即派麾下绝对可靠之精骑一千,星夜兼程,秘密入京畿待命。着叶明,总揽京城内外侦缉、策应事宜,协调京营可靠兵力,密切监控靖王府及一应党羽动向。一俟北境精骑抵达,即由叶明持此密旨,会同京营将领,突查鹿鸣苑!若查获违禁之物,坐实其罪,可视情况便宜行事,锁拿钦犯李云瑞,遇抗格杀勿论!此事务必机密、迅猛,不得有误!钦此。”
看着这措辞严厉、授权极大的密旨,叶明心头一块大石落地,同时一股巨大的压力也随之而来。李云轩这是下了决心,要彻底铲除靖王这个心腹大患!不仅授权调动北境边军(这是极大的信任和冒险),更给了他“便宜行事”和“格杀勿论”的权力!
“便宜行事”……叶明咀嚼着这四个字,这意味着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临机决断,甚至可以先斩后奏!这份信任,沉甸甸的。
他不敢怠慢,立刻按照密旨要求,开始行动。
首先,他通过绝密渠道,将密旨内容核心(省略了具体授权)和行动计划,加密传书给北境的叶秋。他相信,大哥接到命令后,一定会派出最精锐、最可靠的部队,以最快的速度赶来。
其次,他秘密联络了京营中几位已被太子和李云轩暗中考察、确认为忠诚可靠的将领。没有透露具体目标,只是以“近期京城恐有宵小作乱,需加强戒备,秘密集结部分兵力待命”为由,让他们做好准备,并要求他们严格保密。
最后,他再次加强了内卫小组对靖王府、鹿鸣苑以及那几个已探明的靖王秘密据点的监控,要求他们像钉子一样钉死在那里,记录下所有异常人员和车辆往来,但绝不能暴露。
整个京城,在普通百姓和大多数官员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悄然收紧。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