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明心中冷笑,这说辞跟二哥昨晚透露的如出一辙,不用说,背后肯定是靖王那一系的人在煽风点火。
“陛下,”叶明组织了一下语言,用尽量通俗易懂的话解释,“关于钱粮,新军初建,投入确实较大。但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旦形成规模,标准化生产,成本其实可以逐步下降。而且,一支能打胜仗的军队,本身就是最节省的。试想,若边关稳固,外敌不敢轻易犯境,每年省下的军费、避免的损失,远比投入要多得多。”
他顿了顿,继续道:“至于弓马根本与火器之辩,臣以为,并非取舍,而是互补。火铳乃远射利器,可于接敌前大量杀伤,挫敌锐气。”
“待敌阵型已乱,士气已沮,我军再以精锐步兵压上,或辅以骑兵突击,则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新军操典中,并未放弃近战格杀与体能训练。未来的强军,当是诸兵种协同,各展所长。”
皇帝听着,微微颔首,显然叶明的话说到了他心坎里。他担心的就是旧势力的反弹和财政压力,但叶明给出的理由和前景,让他更加坚定了支持新军的决心。
“你所言,甚合朕意。”皇帝沉吟片刻,“新军扩编之事,照常进行。所需的钱粮、工匠,朕会督促户部和工部优先调配。不过,明儿,树大招风,如今你和新军都在风口浪尖上,行事需更加谨慎,给朕,也给你自己,省却些麻烦。”
“臣明白,定当谨言慎行,不负陛下期望。”叶明知道,这是皇帝在提点他。
从御书房出来,太子李君泽还在外面等他。
“怎么样?父皇没被那些闲言碎语影响吧?”李君泽关切地问。
“没有,陛下圣心坚定。”叶明摇摇头,随即压低声音,“表哥,靖王那边,最近可有什么动静?”
李君泽神色也严肃起来:“表面上很安静,但他那几个掌管京城防务的老部下,最近活动频繁。另外,我收到密报,西羌那边吃了亏,内部似乎也有些不满的声音,怀疑靖王给的情报有误。这对我们或许是件好事,可以加剧他们之间的裂痕。”
叶明眼神一凝:“嗯,这是个机会。我们可以暗中散播些消息,就说……朝廷新军锐不可当,专克羌骑,有人故意引他们来碰钉子,是想借刀杀人,削弱西羌实力。”
李君泽眼睛一亮:“好主意!我这就去安排!”
离开皇宫,叶明没有回国公府,而是直接去了城外的皇家工坊。这里如今是“破军”系列火铳和各类新式军械的核心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