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管按标准做,兵部那边,我去分说。”
他顿了顿,又道,“还有那靴子,鞋底要多纳几层,防滑耐磨是关键,让匠人们多费些心思。”
“明白了。”墨恒点头,又补充道,“对了,院判,您上次说要在火铳握把上缠防滑的麻绳,我们试了几种缠法,您看看哪种更顺手?”说着递过几支处理好的木制握把模型。
叶明接过来,一一握持感受,最终选定了其中一种缠绕紧密、不易松脱的:“就这种。告诉工匠,务必要缠得结实,战场上,手滑一下都可能要命。”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一口干粮的硬度,一寸布料的厚度,一根麻绳的缠法——占据了叶明大量的精力。
他穿梭于食堂、工坊、库房之间,事无巨细,一一过问。
石柱跟在他身后,看着他日渐消瘦,忍不住劝道:“三少爷,这些琐事,交给下面人去办就是了,您何须亲力亲为?”
叶明停下脚步,望着院内忙碌的景象,轻声道:“石柱,你知道吗?一支强军,不仅仅是练出来的,更是‘喂’出来、‘穿’出来、‘用’出来的。士卒手里拿的、身上穿的、嘴里吃的,都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士气与战力。”
“这些东西若不过关,再好的操典,再利的火铳,也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我们现在多费一分心,战场上,他们或许就能多一分生机。”
石柱似懂非懂,但看着叶明认真的神色,也不再劝说,只是默默地将一件厚披风给叶明披上:“天凉了,您也多顾着点自己。”
就在叶明埋首于这些奠基性的琐碎工作时,一封来自西陲的密报,由冷锋亲自送到了他的案头。
夜色已深,书房内只点着一盏油灯。冷锋的身影如同融入阴影,声音低沉:“叶院判,西边有消息了。靖王封地内,确在秘密招募工匠,兴建大型工坊,地点隐蔽,守卫森严。我们的人混不进去,但远远观察到,有大量石炭、铁料运入,规模远超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