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陈中还特别强调了技术保密与工匠管理,建议对核心工匠给予优厚待遇和严格管控。
这份条陈,既回应了守旧派关于“保密”和“管控”的诉求,又巧妙地将火器的管理权从可能被世家渗透的旧体系中剥离出来,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新体系,可谓是一石二鸟。
皇帝阅后,大为赞赏,几乎全盘采纳,并下令由叶明主导,会同兵部、工部,尽快将“军器局”搭建起来。
叶明这一系列沉稳老练的操作,让许多准备看他笑话或趁机发难的人大失所望,也让一些中立派官员暗暗点头。
这位年轻的叶侍郎,不仅有惊世之才,更有与其年龄不符的政治手腕。
然而,叶明知道,这仅仅是初步站稳了脚跟。火器带来的巨大利益和权力重构,必将引发更激烈的争夺。
世家不会甘心失败,藩王不会放弃觊觎,就连皇帝……在利用他这柄利剑的同时,恐怕也存着深深的忌惮。
凯旋的荣耀之下,是更加汹涌的暗流。叶明站在工部衙门的窗边,望着紫禁城巍峨的宫墙,眼神深邃。
他知道,自己已然置身于这权力漩涡的中心,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
格物院这艘船,载着足以改变时代的力量,正驶向一片更加广阔,却也更加危险的海域。而他,必须成为那个最优秀的舵手。
叶明升任工部右侍郎并总领火器事务的旨意,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涌动的朝堂深潭。
恭贺之声未绝,无形的较量已然展开。各方势力都紧盯着这位骤然显贵的年轻侍郎,看他如何执掌这足以撼动国本的权柄。
叶明心知肚明,火器乃双刃剑,用好了是国之重器,稍有差池,便是祸乱之源。他回京后的第一要务,并非急于扩大生产或炫耀功绩,而是——立规矩,定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