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北狄给出的价码足够高。或许,是之前没有值得他冒险传递的、足够分量的消息。”
叶明冷静分析,“我们之前研发复合竹材、新弩,虽也重要,但远不及‘惊雷’之秘能带来的震撼和利益。而且,我之前故意放出的关于‘新引信材料’的风声,可能让他觉得又有了值得一搏的价值。”
“现在怎么办?直接抓人?”墨恒问道。
“不。”叶明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抓一个王库吏容易,但他背后是否还有其他人?他与外界联络的渠道是什么?我们必须顺藤摸瓜,一网打尽!”
他看向冷锋:“冷佥事,能否在他下次传递消息时,人赃并获,并且……替换掉他传递的情报?”
冷锋瞬间明白了叶明的意图——将计就计,利用这个内鬼,向敌人传递虚假情报!“可以!只要确定他下次行动的时间,我们便能布置。”
机会很快到来。根据暗卫的严密监控,王库吏似乎有些焦急,在两天后的夜晚,他再次鬼鬼祟祟地溜进了乙字三号库房。
就在他刚将一小卷用油纸包裹、塞入砖块下的缝隙时,数道黑影如同鬼魅般从不同方向扑出,瞬间将他按倒在地,嘴巴被牢牢捂住,发不出任何声音。
冷锋亲自上前,从砖块下取出了那卷油纸。打开一看,上面用细密的笔迹记录着几条信息。
一是确认格物院正在研发新型防潮引信;二是提及格物院库存的几种特定矿物近期消耗异常,可能用于新光剂;三是猜测格物院可能在尝试一种“可手持的小雷”。
情报内容半真半假,既有叶明故意放出的烟雾弹,也有王库吏根据日常观察做出的推断,极具迷惑性。
冷锋迅速将油纸卷交给身旁一名擅长模仿笔迹的暗卫。那暗卫借着微弱的光线,飞快地在一张准备好的新油纸上,仿照王库吏的笔迹重新书写。
内容大致不变,但在关键处做了篡改:将“新型防潮引信”的研发方向,误导为“追求极致燃烧速度,但稳定性堪忧”;将“可手持的小雷”的猜测,强化为“确已立项,但因威力与安全难以兼顾,进展极其缓慢,短期内无法实用”。
写好后,冷锋将这份篡改过的假情报重新塞回砖块下,仿佛一切从未发生。而面如死灰、浑身瘫软的王库吏,则被秘密押往了皇城司的诏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