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旨。”叶明心中微凛,知道这是皇帝在支持和制约之间找到的平衡点。虽然保留了经费自主,但监管明显加强了。
“至于新科取士之事,”皇帝继续道,“由礼部、吏部、工部及格物院共同拟定章程,报朕裁定。务求公平公正,选拔真才实学之人。”
一场风波,暂时被皇帝以高超的政治手腕平息。格物院保住了核心的财政自主权,但也戴上了更紧的监管枷锁。
叶明明白,这仅仅是开始。赏功之后,砺剑更为重要。对手的攻击会越来越精准,越来越隐蔽。
他必须让格物院变得更加强大,更加无可替代,不仅是在技术上,更要在制度上、在人心上。
他回到格物院,立刻召集核心人员,宣布了朝堂上的结果和自己的决定。
“从即日起,院内设立‘稽核房’,由石柱兼任主事,聘请两名精通账目的老吏,对所有收支进行三重审核,账目必须清晰到每一文钱、每一两料的去向,定期向太子府和陛下禀报。”
“研究项目,需提交详细的预算和预期成果报告。”
“同时,我们要加快‘格物商社’的盈利步伐!不能永远只靠内帑输血!要让我们的一些技术,真正在市场上创造价值,反哺研究院!”
叶明的思路清晰而果断。他要将格物院打造成一个既拥有顶尖技术实力,又具备现代管理雏形,还能实现部分自我造血的强大机构。
金殿扬名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格物院上下正按照叶明的部署,一边巩固成果、深化研发,一边加强内部管理、筹备新一轮招生。
然而,一场远比朝堂攻讦更为凶险、更为致命的危机,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然袭来!
这一日深夜,叶明仍在书房内审阅“格物商社”送来的季度报表,试图从中寻找更多开源节流、实现自我造血的路径。窗外万籁俱寂,只有巡更的梆子声远远传来。
突然,一阵极其急促、甚至带着一丝慌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夜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