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雏鹰试翼

叶明给予了两人高度的肯定,并将这项改进迅速应用于新一批的信号火箭生产中。

效果立竿见影,边军反馈,新型号火箭的起爆高度更加统一,对夜间指挥协同的帮助更大。

叶秋甚至在私信中提到,靠着更精准的信号,他们成功进行了一次漂亮的夜间反包围。

这份来自前线的认可,比任何奖赏都更能激励格物院的学员们。

墨恒和赵青川在院内的声望一时无两,成为了所有新生和“星火”学员仰望的标杆。

研习室内的学习氛围更加炽烈,工坊里的敲打声也仿佛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然而,格物院的稳步发展和民间声望的积累,终究还是引起了朝堂之上更高层面的注意和忌惮。

这一次的发难,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僭越”、“贪墨”等具体罪名,而是指向了一个更为根本、也更为敏感的问题——科举与取士之道。

发难者,是礼部的一位老侍郎,姓钱,乃江南士林领袖之一,门生故旧遍布朝野,素以维护“圣贤正道”、“科举取士”的纯洁性着称。

他在一次经筵讲学之后,借着与皇帝讨论教化之功的机会,将话题引向了格物院。

“陛下,”钱侍郎须发皆白,声音却洪亮,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凛然之气,“老臣近日闻听,京中有一‘格物院’,不行圣贤教化,不习经义文章,专一鼓捣些奇技巧器,此本末倒置之举,老臣原不欲多言。然其如今竟公然招收生员,授以所谓‘格物’、‘新算’之学,此风断不可长!”

他顿了顿,见皇帝面色平静,便继续慷慨陈词:“陛下!士者,国之栋梁也。取士之道,在于明经义、晓治道、通礼法!方能辅佐君王,教化万民,安定社稷。”

“若使工匠之学、商贾之术混入斯文,令那等只知摆弄器械、计算锱铢之人侧身士林,岂非乱了纲常,污了清流?长此以往,士将不士,国将不国啊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