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秋的密信像一块冰冷的铁,沉甸甸地压在叶明心头。他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动身前往东宫。
太子李君泽刚听完叶明转述密信内容,脸色瞬间变得凝重无比。
“北狄异动……精良装备……中原风格……”他喃喃重复着这几个关键词,猛地一拳砸在案几上,“他们好大的胆子!竟敢私通敌国!”
“殿下,目前尚无确凿证据指向具体是哪家所为,”叶明相对冷静,但眼神同样锐利。
“但大哥在边关多年,他的判断不会空穴来风。此事必须立刻禀报陛下,同时,我们要做好准备。”
“准备?对,必须准备!”太子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北狄若得利器,战力必然大增。边关压力骤增,粮草、军械、兵员……户部和兵部那边,孤会亲自去盯着,绝不能让前线将士短了补给!明弟,你这边……”
叶明迎上太子的目光,沉声道:“格物院,可为边军砺剑!”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在太子书房铺开纸笔,勾勒出几样物事的草图。
“殿下请看,此物名为‘蜂窝煤炉’,结构简单,以黏土和煤粉压制而成的‘蜂窝煤’为燃料。边关苦寒,将士夜间巡逻、驻守哨卡,若有此物,一炉之火可暖一帐,且比柴火耐烧,烟雾亦小,不易暴露目标。”
叶明快速解释道,“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可令北境附近州府匠坊大量赶制,迅速配发边军。”
太子眼睛一亮:“此物大善!可解将士风寒之苦!”
叶明笔锋一转,又画出另一幅图,那是一种结构更为紧凑、弓臂形状奇特的弩。
“此乃改进型蹶张弩。我观现有军弩,上弦费力,射速慢。我改进了其滑轮组和弓臂结构,用复合竹材替代部分木构件,使其更轻,张力更强,且同等力气之上,兵士可更省力、更快地完成上弦。若能量产装备,可大幅提升我军远程压制能力。”
他顿了顿,继续道:“还有箭矢。目前箭镞多为扁平或圆锥,破甲能力有限。我设计了一种三棱箭镞,带血槽,穿透力更强,且难以拔出。制造工艺稍复杂,但格物院可先制作一批模具,分发至军器监,尽快投产。”
太子的呼吸有些急促,他紧紧盯着图纸,仿佛看到了边关将士手持新弩,箭如飞蝗射向敌酋的场景。“好!好!明弟,你真是我大雍的福星!孤这就带你入宫面圣!”
养心殿内,皇帝李云轩听完太子和叶明的汇报,又仔细查看了那几份草图,良久没有说话,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