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略一沉吟,便准了叶明所请,并给了他可以调动部分兵部文吏、协同格物院人员办事的权力。
退朝后,叶明立刻行动起来。他亲自点了格物院“标准制定与推广司”两名精于数据整理的干吏,又从他协管的驿传系统抽调了几名做事细致的文书,组成一个精干的“武库清点小组”,直奔京西武库。
京西武库是储备京营军械的重要仓库。库大使见叶明这位新贵的兵部侍郎亲至,不敢怠慢,但眼神中却带着一丝不以为然。
他领着叶明等人进入库区,只见各类枪矛、弓弩、甲胄分区域堆放,看似整齐,但细看之下,同类军械新旧不一,堆放杂乱,标识模糊。
“叶大人,您看,这枪杆库,共有制式长枪五千七百余支,皆在此处。”库大使指着满满一仓库的长枪说道。
叶明没有轻信,他让随行的格物院吏员拿出特制的、印有“格物数字”和标准表格的登记册,吩咐道:“不以堆计,以支计。按不同磨损程度,分‘新’、‘堪用’、‘待修’、‘废损’四类,逐一清点登记,记录枪头、枪杆具体情况。”
他又对那几名驿传文书道:“你等负责复核,每清点完一区,双方核对数字,无误后签字画押。”
库大使愣住了,他从未见过如此细致、甚至可以说是“繁琐”的清点方式。“叶大人,这……这要清点到何时?以往都是估算……”
叶明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军械关乎将士性命,岂能估算?今日便从这枪杆库开始,本官在此一同清点。”
说罢,他竟真的挽起袖子,拿起登记册,亲自参与清点。库大使和库吏们面面相觑,只得硬着头皮跟上。
这一清点,便清出了大问题。原本报称的五千七百支“制式长枪”,实际清点下来,堪用者不足四千,待修者近千,废损无法使用的竟有八百余支,且许多枪杆上标注的入库年份早已超过保养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