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匠心砥砺 暗渠明流

叶风在朝堂上借助“格物新法”成功化解漕粮核查风波,不仅稳固了自身地位,更意外地为格物院做了一次强有力的宣传。

一时间,户部乃至其他一些事务繁杂的衙门,私下打听、学习“格物数字”与新型核算方法的官吏悄然增多。

一股务实、求效的新风气,在帝国的肌理中悄然渗透。

然而,技术的推广,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诏令下达便能解决。尤其是在触及根深蒂固的地方利益和习惯时,阻力往往以更具体、更顽固的形式出现。

二代“瑾车”的推广便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工部的行文和标准图纸下发至各州县后,反应各异。

在京城及周边,因格物院影响力直接,又有太子和部分务实官员推动,推广较为顺利。

但在一些远离权力中心、或是地方势力盘根错节的州府,情况则大不相同。

这日,格物院派往江南某州进行技术指导的工匠小组负责人赵铁锤,风尘仆仆地赶回京城,脸上带着愤懑与无奈,径直向叶明汇报。

“三少爷,江南那边……唉!”赵铁锤是个直性子,灌了一大口凉茶,便开始倒苦水,“咱们带着图纸和标准齿轮过去,州府工房的那些吏员,表面客气,背地里却阳奉阴违!他们说咱们的‘瑾车’结构精巧是精巧,但用料讲究,制作费时,不如他们本地匠户用的老式绞盘‘实惠’。”

叶明静静地听着,示意他继续。

“我们提出可以指导他们制作标准齿轮,他们又以‘本地铁矿不佳,打不出好铁’、‘工匠手艺粗陋,学不会精细玩意儿’为由推脱。”

赵铁锤越说越气,“后来俺私下打听才知,那州府的工房吏员,多与本地几个大木匠坊有勾连,老式绞盘利润厚,他们自然不愿见咱们这省力又可能断了他们财路的‘瑾车’普及!”

“可有尝试绕过州府工房,直接与民间匠户接触?”叶明问道。

“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