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上的惊天霹雳,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整个京城。
崔家二房涉嫌通敌走私精铁的消息,如同瘟疫般蔓延,引发了轩然大波。
街头巷尾,茶楼酒肆,无人不在议论此事。震惊、愤怒、难以置信、幸灾乐祸…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整个京城都笼罩在一种诡异而亢奋的氛围中。
崔国公府大门紧闭,昔日车水马龙的景象荡然无存,只有身着禁军服饰的兵士严密把守,气氛肃杀凝重。
府内更是人心惶惶,尤其是二房一系,如坠冰窟。
崔阁老“病重”不出,据说吐血数升,是真的急火攻心还是韬光养晦,无人得知。
叶明没有片刻停歇。皇帝旨意一下,他立刻会同监察司、刑部、大理寺的三司官员,组成了专案组。
所有从津州押送来的俘虏、物证,都被严密看管在监察司的秘密大牢内。
审讯工作日夜不停地进行。在铁一般的人证物证面前,尤其是在那本记录着每次交易时间、地点、货物数量、经手人乃至分红数额的秘密账簿面前,大多数俘虏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
那个崔家二房的管事,涕泪横流,供认不讳。
他详细交代了如何利用崔家商队做掩护,如何与鬼哭湾的走私船接头,如何将精铁矿石伪装成普通货物,如何通过贿赂沿途关卡,甚至如何与北狄方面的接应人秘密联系。
每一次交易的细节,都与账簿记录相互印证,严丝合缝。
更令人心惊的是,他供出一个关键信息:最初牵线搭桥、促成此事的,是一位经常往来于北狄与中原之间的“神秘行商”。
此人与崔家二爷崔琰过往甚密,且极可能持有北狄高层的信物。此次起获的那枚狼头金印信物,据他辨认,与那行商曾出示过的信物极为相似。
与此同时,对那枚“崔琰”印鉴的鉴定也出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