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韩国攻略,汉江奇迹

而在汉城奥运会以“和平与和谐”为主题以后,向全世界展示了了一个现代化、有秩序、充满文化活力的新兴工业国形象。

这为韩国商品打开了全球市场的大门,消除了“低价劣质”的偏见。

除此之外。

这两个超级项目还拉动了建筑、建材、交通、旅游、服务等相关行业的繁荣,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

同时为满足奥运会的通信、广播、组织管理等高标准要求,韩国企业的技术和管理能力经历了强制性的升级,与国际标准接轨。

这些全部都是在倒逼着韩国在进行着飞速发展。

最为紧要的是,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增强了韩国国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这种社会心理层面的积极效应转化为了巨大的生产力和消费热情。

而正因为良好的国家形象和强大的产业竞争力,使韩国企业得以在1990年代大举进军全球市场,最终跻身发达国家俱乐部。

这与08年燕京奥运会给中国带来的腾飞何其相似。

所以,韩国在后世成为发达国家,并不是偶然。

而是有一种时代机遇,国家气运之说在其中。

想要在八十年代强行打压韩国的发展,几乎不可能,也非明智之举。

“打压不下去,那就融入它,利用它,最终在关键处……引导它,甚至把控它。”

邵维鼎注视着韩国那一隅之地,心中已然有了全盘的谋算。

对于日韩这类技术壁垒高、本土保护强的市场,绝不能强攻,必须智取。

核心便是“借助本土巨头,实现内部攻破”。

在日本,他利用的是夏普暗度陈仓。

表面上,是高调宣传“夏普制造”的日本版RIA1。

这极大地淡化了产品的“外来”色彩,让日本业界和民众产生“这是我们自己的技术”的亲切感与自豪感,有效降低了市场排斥心理。

夏普也能凭借此产品,在国内竞争中迅速压制NEC、松下等对手。

而实质上,浪潮科技的核心技术、架构理念和关键专利,正通过这次合作,如毛细血管般悄无声息地融入日本的通信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