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东方带着炮手们在收拾炮膛,九二式步兵炮的炮口还冒着青烟,他用布擦着炮身,忽然笑了:“你说这炮邪门不?打出去的炮弹,愣是没碰着一间百姓的房子。”
天光大亮时,交城县城的硝烟渐渐散了。阳光穿过弹孔密布的城墙,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块被打碎的玻璃。
特战团和独立七团的战士们正在打扫战场,他们有点蹲在街角看守,远处传来俘虏们的咳嗽声——四千多人挤在广场上,像群被抽走骨头的狗,没人敢抬头。
“老王,你看这炮!”小李拽着王铁蛋往晋绥军的炮营跑,眼睛亮得像星星。炮营的院子里,十八门九二式步兵炮并排架着,炮身还沾着硝烟,旁边堆着成箱的炮弹,木箱上印着“昭和十七年”的字样。
十八门四一式山炮的炮轮闪着黑漆,炮口的铜箍擦得能照见人影;最让人眼热的是那四门反坦克炮,炮管粗得能塞进拳头,炮架上还缠着日军的军旗碎片。
“乖乖,这够咱独立七团装备一个炮团了!”尤太中不知何时也挤了过来,手摸着炮身,指腹划过上面的刻字,“小鬼子为了笼络晋绥军,还真是下啦本钱,光这些炮,够装备一个联队的了。”
陈振华站在炮营门口,看着战士们兴奋地清点武器,嘴角露出一丝笑意。通信员递来的清单上,除了火炮,还有一万一千多支步枪——一半是日军的三八式,一半是中正式步枪,枪栓还带着机油的香味;五百多挺机枪,歪把子和捷克式堆成小山;二十辆卡车停在车库里,油箱是满的,显然是刚从鬼子那搞来的。
“把卡车分给运输团,”陈振华对尤太中说,“让他们下午就把这些弹药运到晋中县城,那边正缺着呢。”
他顿了顿,指着那十八门九二式步兵炮,“这些火炮劝给你们七团,尤团长,你派个懂炮的人员过来,下午就让炮营的人员帮助你们开始整训,三天后得能给我全部熟练操作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尤太中眼睛都红了,连忙立正:“谢谢旅长!保证完成任务!”他转头就喊,“把二营三连连长王炳章叫来,他以前在国军的炮兵团待过,老子终于可以让他当炮营营长!”
郑东方在旁边笑:“尤团长,这下你们七团可鸟枪换炮了,以后不需要我们炮团了,你们可得多杀鬼子啊!”
“那是自然!”尤太中拍着胸脯,“等打太原,咱独立七团的炮营第一个轰城门!”
“郑营长,那些四一式山炮,你们炮团拉走,补充到远程炮团里,让远程炮团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别到时候给我掉链子。”
“好咧,陈旅长,掉链子绝对不会发生,你就瞧好吧,我们炮团随时准备打得敌人稀里哗啦!”
陈振华站在广场中央,望着朝阳把红旗染成金红色。通信员递来电报,说晋西其他县的晋绥军派人来探消息,问能不能“和平改编”。
他把电报揣进怀里,抬头看见百姓们正给战士们端水,孩子们围着红旗转圈,笑声像银铃似的。
这一仗,他们炸掉的是晋绥军的碉堡,炸醒的却是民心。阳光漫过城墙,落在每个人脸上,暖融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