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匿眸窥邪猗

春生江上 小猫六六 1142 字 2个月前

先前是他太过自负,以为长亭县不过是一寻常凡俗县城,并无修士踪迹,加之对柳清雅的认知仍停留在其“蠢而贪”的层面,故而对府内之事疏于防范,未料竟酿成今日之祸。

直至陆婉婉白日里骤然香消玉殒,他才如遭棒喝,惊觉事态早已超出掌控。

婉婉性子纯良温婉,从不主动与柳清雅争锋,更从未将毓儿当作争夺侯府权位的筹码。

而柳清雅虽贪婪有余,智谋却不足,若非背后有所依仗,得了天大的胆子,也绝不敢逼死婉婉。

柳清雅的心思,于李牧之而言,向来浅显得如同清水池鱼,根本无需费力推演,稍加思索便能将其动机心思摸得透彻分明。

李牧之虽不甚明了那“提灵”究竟是何等邪术,然窥见李念安眸中盈满的惊惧与言辞间的强烈抗拒,便知此法绝非光明正道,定是阴诡凶险、莫测高深之事。

对于嫡子李念安,李牧之心中实则百感交集,情感复杂难言。

纵有千般不是,此子终究是他的亲生骨血,血脉相连。若经详查,婉婉之死确与安儿毫无干系,他仍愿为其铺设一条富贵闲散之途,保他一世衣食丰足,安稳度日。

然则,倘若查明婉婉之死,安儿竟也曾牵涉其中,哪怕只是无心之失,或受他人裹挟,李牧之便不得不收起舐犊之情,重新冷峻审度这孩子的未来前程。

自然,李牧之纵使手段果决,心性坚忍,也绝无可能对柳清雅母子痛下杀手。

这并非出于仁慈,实乃因柳清雅身后隐隐立着一位十六公主。

只要柳清雅所行非是谋逆叛国这等十恶不赦之罪,看在那点微乎其微却不容忽视的仙门情面上,李牧之便绝不能取其性命。

然而,将其终生囚禁于家庵古佛之侧,青灯黄卷了此残生,或是严加看管,深锁于侯府内院高墙之中,令其再难见天日,却并非不可行。

故而,在已然确信柳清雅便是逼死婉婉的真凶之后,李牧之心中对此妇人的处置已如明镜——幽禁至死,便是其归宿。

至于那兴风作浪、屡进谗言、助纣为虐的刁奴杨嬷嬷,在他眼中,早已形同死人,命数已定。

如今,唯剩李念安一人之去处,其命运悬于一线,尚在李牧之反复权衡之中,犹未最终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