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不管实际的空间结构是几维的,整个存在始终可以被划分为两个部分。
重启的部分,和非重启的部分。
非重启的部分根本就不是世界本身,它不受物理规律约束,不参与因果关系。
它只是扮演着类似处理器和硬盘的角色,用来进行运算和存储海量信息。
重启的部分则是人类已经接触到或将来可能接触到的区域。
这个假设可以解决信息存储在哪里这个问题,而且不用上升到n+1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是……陆渊自己也清楚,这个假设的漏洞同样相当明显,甚至可以说浑身都是漏洞。
它更像是一种哲学思辨,而不是严谨的科学理论。很多细节根本经不起推敲。
但他之所以依然认真考虑这个假设,还有一个更关键的理由。
那就是“那位”的存在。
他们之前讨论过爷爷重现这个纪元是否完整这个问题。
他们之前讨论过爷爷重现出来的上个纪元是否完整这个问题。
因为爷爷的重现还没有真正完成,所以他们当时说的一切都只是理论上的猜测。
但“那位”不一样。
“那位”可是实实在在地完成过重启。
而且根据爷爷的只言片语可以推断出,“那位”在重启世界的时候,明显没有将自己也一起重启。
“那位”站在了重启的范围之外。
那么这就清楚地说明,无论是上个纪元,还是这个纪元,都不可能是一个包含一切存在的完整全集,而只是这个宇宙级全集中的一个真子集。
这个全集中,必然有一部分存在,属于“那位”。
陆渊现在提出的假设,本质上只是把代表“那位”的这个特殊子集给放大成了“非重启部分”。
这个假设很抽象的同时又让人感觉非常奇怪。
奇怪的原因很简单。
为什么一定要重启?
因为世界会毁灭。
为什么一定会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