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9章

扶明录 浪得虚名 1566 字 5天前

反观现在。

战前大太监召集一众将领制定好战略方针后直接放权,是真的放权

远观而不近前,不问不插手,不传令不说话,就默默的看着你们打!

有事你们三个商量着打,放开手打,不要害怕担责,一切后果都有我扛着!

所以今天这场仗打的很痛快,不是说战果多大而是整个过程毫无心理压力,没有监军太监的指手画脚处处掣肘,更没有同僚之间的勾心斗角,更不用担心承担什么后果。

就是放开手打!

换做是之前,恐怕总督下令让高第去松山坐镇,他绝壁会抗令不去,那种局势下谁会轻易将自己深陷险境。

但你看现在,明知近万清军会夺山,山上异常凶险,但高第义无反顾的去了!

这就是人心,这就是大太监的手腕

祖大寿出来之后没看到高第,但见马科脸上的苦笑便也苦笑叹息,目光不由自主的也看向了杏山方向。

他知道大太监虽然这一整天看似不管不问,但这里所发生的一切他在那边都了如指掌,但能做到真的不多一嘴不插一手,全程默默搞后勤试问历代权监谁能做到!

松山堡里,城上城下的清兵和朝鲜二鬼子忙的不开交,他们在以最快的速度清理战场修筑工事以及往城上补给物资

因为他们知道明军很快就会发起第二波进攻,比之第一波只会更狠更凶猛,他们必须要争分夺秒做好充足准备。

嘈杂之中鳌拜和洪承畴正同一众文武议事,各抒己见不乏激烈争执

先复盘,哪里防御最薄弱,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责任是谁……为什么明军最少的东城墙最先被明军登上……

暴怒之际鳌拜喝骂不止,甚至踹了负责守卫东城的清将一脚

洪承畴看着这一切无动于衷,他心里头清楚明军一时半会根本打不下松山堡,即便从某一处登上城上也至多给清军制造点慌乱但很快就会被扑灭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且明军破城的决心也不足

理由有二,明军的兵力不足一举破城,除非围困,但明军耗不起,天气和后勤补给他们都承受不来。

第二则是,明军三面围打却留了北面缺口,目的明显是要逼他们主动弃城,说明明军不想打到那种鱼死网破玉石俱焚的局面。

刚才的那波进攻虽是激烈但总是少了些巨浪滔天的压迫感,也可侧证一二他的猜测,当然这也是惯用的进攻手段,一般第一波多是佯攻或试探之举,为的就是寻找防御弱点从而为下一波进攻打好基础,但双方都会在这一点上故布疑阵引对方上钩。

但松山被夺则完全证实了他先前猜测,明军打松山堡一来试探二来打掩护,他们的第一目标就是夺取松山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