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苏墨于“求知者号”科研舰内收获文明瑰宝,断戟星域的边缘,那颗被选为临时基地的半颗行星残骸上,一场热火朝天的“基建狂潮”正在李军的带领下展开。
与苏墨那边探索未知、险象环生的画风截然不同,这边更多的是汗水、吆喝声,以及金属碰撞与能量工具嗡鸣的交响乐。
“快!把那块‘大盾牌’给我立起来!对,就是那艘‘虚空盾卫’级残骸的胸甲!妈的,这玩意儿的防御矩阵虽然报废了,但这星尘合金的底子是真硬!拿来当咱们基地的外墙正合适!”
赵敢当光着膀子,古铜色的皮肤上汗水淋漓,在黯淡的恒星余光下反射着油亮的光泽。
他指着不远处一块足有数十米高、边缘扭曲但主体还算完整的巨大装甲板,声如洪钟地指挥着几名力量型的队员。
那几名队员闻言,身上肌肉贲张,原力鼓荡,嘿咻一声,合力将那块沉重的装甲板抬起,小心翼翼地嵌入到由其他金属残骸构筑的基地骨架之中。
严梅站在一旁,手中拿着一个改进过的扫描仪,快速检测着结构的稳定性和能量传导效率。
“敢当,左下方第三连接点应力过高,需要加装一根‘肋骨’支撑!”严梅冷静地报出数据,指向旁边一根来自某艘突击舰龙骨、弯曲如肋条的巨型金属管。
“好嘞!华飞,看你的了!”赵敢当吼道。
华飞应声而出,他穿戴着一套简易的工程外骨骼,动力拳套闪烁着稳定的蓝光。
他精准地抓起那根“肋骨”,调整好角度,猛地发力——“铿!”一声沉闷的巨响,金属“肋骨”被硬生生砸入预定位置,严梅手中的扫描仪上,过载的应力数据瞬间回落到安全区间。
“漂亮!”
除了这些“大型建材”的搬运和组装,更多的队员则化身“星际拾荒者”和“设备工程师”,穿梭在广阔的残骸场内。
李军虽然主要精力放在归烬号的最终修复上,但也抽空改造了几台工程机器人,让它们能够更高效地切割、搬运中小型的可用零件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