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承接的一个大型项目现场,烈日高悬,热浪滚滚,工地上弥漫着紧张而又混乱的气氛。我们的分包商,一位军人转业的汉子,此刻正满脸焦急与困惑,站在一片忙碌却又似乎无序的施工现场。周围,工人们或是三三两两抱怨着,或是正收拾东西准备离开,现场管理负责人在人群中忙得焦头烂额,试图安抚局面,却收效甚微。
这位分包商,大家都叫他老陈,本是一位有着多年军旅生涯的转业军人。刚接手这个分包项目时,他带着军人的果敢与自信,然而,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问题却逐渐暴露出来。老陈在管理上有着自己的一套想法,对于现场管理负责人提出的建议,他常常置若罔闻。在工期安排上,前期他显得格外宽松,似乎并不着急,工人们的工作节奏也较为缓慢。可随着交付日期的临近,工期一下子变得异常紧张,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此时,工人们却不堪重负。他们一边忙碌地赶工,一边大声抱怨着前期材料供应拖沓,导致现在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工作重压。这种抱怨情绪迅速蔓延,一时间,工人们纷纷提出辞工。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局面变得更加棘手,负责清算人员工资的同事们忙得不可开交,而老陈想要重新招工,却发现困难重重。不仅开出的工价一涨再涨,可仍然没有人愿意来。毕竟,一听说是赶工的活儿,大家都望而却步。
这不仅耽误了其他相关单位的工作进度,也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形象。老陈看着这混乱的场景,满心的疑惑与无奈,他转过头来问我:“这些工人为啥就没有军人的干劲呢?在部队里,无论任务多艰巨,大家都是齐心协力往前冲,从不抱怨。”
我愣住了,看着他那充满困惑的眼神,思索片刻后说道:“老陈,军人是把自己奉献给国家,他们收获的是荣誉,那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可你现在是商人,你所奉献的对象是资本,而资本的本质就是追求利益。资本所能给予你的,也主要是利益回报。这就好比,让你把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钱全部给工人,你肯定不会愿意,道理是一样的。工人们出来打工,为的也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当他们觉得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或者工作压力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范围,自然就会选择离开。”
老陈听了我的话,沉默了许久,脸上的表情逐渐由困惑转为思索,最后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他终于明白了现场管理负责人之前给他提建议时的良苦用心。那些建议并非无端的干涉,而是基于对项目合理规划和工人实际情况的考量,目的是为了让项目能够顺利推进,避免如今这种混乱局面的出现。
回想起项目初期,现场管理负责人曾多次提醒老陈,要合理安排工期,注意材料供应的节奏,避免前期松懈后期紧张。可老陈总是凭借自己的想法,觉得一切尽在掌握,没有把这些建议当回事。他以为凭借自己在部队里的管理经验,完全可以驾驭这个项目。然而,商场与战场虽有相似之处,但本质上却有着巨大的差异。在部队,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甘愿无私奉献,荣誉是他们强大的精神支柱。但在商业领域,工人们更关注自身的利益和工作体验,单纯依靠军人式的强硬管理和精神激励,显然是不够的。
老陈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立刻行动起来。他首先与现场管理负责人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诚恳地向他道歉,并表示愿意听从他的专业建议,共同解决当前的难题。随后,他们一起重新规划了工期,制定了详细的任务清单和时间表,将剩余的工作合理分配到每一天,确保既能够按时完成项目,又不会让工人们过度劳累。
在解决工人短缺的问题上,老陈和管理负责人决定一方面提高现有工人的待遇,除了支付高额的赶工费用外,还承诺项目结束后给予额外的奖金。同时,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增加了一些必要的防暑降温设备和休息设施,让工人们在高强度的工作中有更好的体验。另一方面,他们积极拓展招工渠道,不仅通过常规的招聘平台发布信息,还发动公司内部员工进行推荐,对于成功推荐新工人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
经过一番努力,局面逐渐得到了改善。一些原本打算辞工的工人看到了公司的诚意和改变,决定留下来继续工作。新招的工人也陆续加入,项目重新走上了正轨。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老陈时刻关注着项目的进展,严格按照新的规划执行。他不再独断专行,而是充分听取现场管理负责人和工人们的意见,及时调整策略。
随着项目的推进,老陈越发深刻地体会到商业管理与军队管理的不同。在军队,纪律和命令是绝对的,军人以完成任务为首要目标,个人利益往往被置于次要位置。但在商业活动中,利益是驱动一切的核心因素之一,要想让项目顺利进行,就必须平衡好各方的利益关系。工人需要合理的报酬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公司需要保证项目的质量和按时交付,而作为分包商的他,也需要在其中获取合理的利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次经历让老陈明白了,从军人到商人的转变,不仅仅是身份的改变,更是思维方式和管理理念的巨大转变。在商业领域,不能仅仅依靠过去在军队里的经验,还需要学习和掌握商业管理的知识和技巧,尊重市场规律和员工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项目后续的推进过程中,老陈将这次的教训铭记于心,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管理方式。他开始主动学习商业管理的相关知识,阅读大量的管理书籍,参加各种线上线下的培训课程,努力提升自己在成本控制、人力资源管理、项目规划等方面的能力。
在成本控制方面,老陈不再像之前那样只关注短期利益,而是从项目的整体角度出发,合理安排资源,优化施工流程,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他与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批量采购和合理谈判,降低了材料成本。同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控,减少因返工和失误造成的额外成本。
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老陈更加注重员工的需求和感受。他定期组织员工沟通会,倾听工人们的想法和建议,及时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及时的表彰和奖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此外,他还制定了员工培训计划,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为员工提供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效率。
在项目规划方面,老陈变得更加谨慎和科学。每次接到新的项目,他都会和现场管理负责人以及相关专业人员一起进行详细的前期调研和分析,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出合理的项目计划和应急预案。不再盲目自信,而是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细节。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陈负责的分包项目都能够顺利完成,不仅质量得到了保证,还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他的管理方式也得到了公司上下的认可和赞赏,成为了其他分包商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