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昭回到兵部,苏墨便迎了上来。
“侯爷,今日早朝,陛下对北境赞誉有加。”苏墨说,“但下朝后,王大人和几位阁老,脸色可不太好。”
杨昭点头。他已经预料到这些。北境的成功,只会激化矛盾,而不会平息。他调出【数据沙盘】和【人才洞察】模块,对朝中主要势力和官员的动向进行模拟分析。结果显示,保守派确实在调整策略,将攻击重点转向了他的其他改革构想。
“他们会从何处着手?”苏墨问。
“无非是户部钱粮、吏部用人、礼部教化,以及地方民生。”杨昭平静地回答,“这些才是他们根深蒂固的利益所在。”
杨昭思索片刻,对苏墨说:“苏先生,你着手整理一份关于京城及周边地区土地兼并、豪强侵占民田的详细资料。越详尽越好。”
苏墨有些诧异,但立即领命而去。他明白,杨昭这是要主动出击,将战场引向他们最不愿触碰的领域。
数日后,朝中开始出现一些杂音。
有言官上奏,称杨昭年轻气盛,功高盖主,恐有不臣之心。也有人借着地方灾情,暗指杨昭在北境大肆耗费钱粮,导致民生艰难。更有甚者,开始质疑杨昭提倡的新式学问,认为其离经叛道,有悖圣贤之道。
这些攻讦,虽然没有直接指向军改,却字字句句都在攻击杨昭的人品、才能和政治抱负。
兵部尚书府,杨昭听着苏墨汇报朝中的流言蜚语,脸上没有一丝波澜。
“侯爷,这些都是无稽之谈。”苏墨有些气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