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梅、陈秀娟、赵志刚...一个个名字对应的墓碑前,他都放上了一束白菊。在陈秀娟墓前,他遇到了她的女儿。女孩已经平静许多,说准备考研深造。
“妈妈会高兴的。”女孩微笑着,“她说希望我活得比她精彩。”
回城的路上,林宇特意绕到城南老城区。棚户区已经开始拆迁改造,政府承诺在原址建设保障住房。孩子们在工地围挡外追逐玩耍,仿佛之前的阴霾从未存在。
但并非所有伤痕都能轻易愈合。在公安局接待室,林宇见到了李文浩的远房亲戚——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那孩子...本来很善良的。”老人抹着眼泪,“父母死后就变了个人。要是早点有人帮他...”
林宇沉默地递过纸巾。有些悲剧,注定无法完全弥补。
傍晚时分,他独自登上西山观景台。夕阳西下,整座城市沐浴在金色余晖中。雨后的空气清新通透,远方的海平面闪着粼粼波光。
手机响起,是技术队小张:“林法医,我们在清理郑国栋办公室时发现了这个,觉得你应该看看。”
回到局里,小张递过一个密封的证据袋。里面是个老式U盘,标签上写着“L.Y.”。
“藏在空调通风管道里,差点错过了。”小张说。
U盘里只有一个文档,标题是《致发现者》。打开后,是郑国栋的字迹:
“如果你看到这个,说明我已经失败。但请记住:光明社的理念不会消亡。雨水终将洗净一切腐朽,新时代总会到来。我们不是恶魔,我们是园丁,修剪着社会的枝桠...”
文档最后附着一份名单,但不是成员名单,而是一长串“成功案例”——那些因“净化”而“避免”的所谓社会危机和数据模型。
林宇感到一阵寒意。即使主犯落网,这种极端思想仍然可能找到新的土壤。
他立即将U盘上交,并建议开展针对极端思想的专项教育。局长表示同意:“思想的毒瘤,需要用心药医。”
当晚,林宇做了个漫长的梦。梦中他又回到那个雨夜,站在纺织厂中央,四周是撑黑伞的身影。但这次,他没有拔枪,而是撑开了自己的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