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技术办公室灯火通明。经过图像增强,手表表面的纹路变得清晰——那是一个独特的鹰头标志,与之前案件中出现的图案完全一致。
“光明社...”林宇和徐达远异口同声。
但李明辉已经死亡,光明社核心成员也全部落网。这个跟踪者会是谁?
第二天,林宇重新调阅了陈秀娟案的所有物证。在一个证物袋里,他发现了当初从陈秀娟骸骨上提取的那粒玻璃碎屑。之前认为那是香水瓶的碎片,但现在...
“重新检测这个,”林宇将证物袋递给技术队,“我要知道它的确切来源。”
结果令人震惊:那不是香水瓶碎片,而是一种特殊光学玻璃,常用于高档相机镜头。
“跟踪者在拍照?”徐达远推测。
林宇沉思片刻,忽然想起什么:“陈秀娟的女儿说过,有个叔叔在校门口问她问题。当时我们以为是在恐吓,但如果...”
他立即联系周玉芬,请她帮忙询问陈秀娟的女儿是否还记得那个“叔叔”的长相。
与此同时,他们对照片中的手表进行了溯源调查。这种限量版手表在全市只售出三块,购买者分别是:李明辉、一个已经移居海外的富商,以及——
“市报社首席摄影师,赵东。”徐达远念出名字,“从业二十年,专攻社会纪实摄影。”
所有线索突然串联起来。赵东不仅是知名摄影师,还是光明社的早期成员之一。但在之前的调查中,他声称早已退出组织,对此事一无所知。
审讯室里,赵东表现得十分镇定:“我承认认识李明辉,但早就没来往了。这块表是我获奖的奖品,很多人都见过。”
“那你怎么解释这张照片?”林宇推出陈秀娟偷拍的照片。
赵东笑了笑:“长得像的人很多。再说,一块表能说明什么?”
审讯陷入僵局。但就在这时,陈秀娟的女儿通过周玉芬传来一张素描——根据回忆画出的在校门口与她搭话的男子画像。
虽然事隔多年,但女孩的记忆惊人地准确。画中人的眉眼特征与赵东高度吻合。
面对素描,赵东的表情开始僵硬:“小孩子的话怎么能信?可能记错了...”
“那这个呢?”林宇推出重新检测的玻璃碎屑报告,“我们在陈秀娟的遗骸上发现了与你相机镜头相同的玻璃材料。你怎么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