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雨痕新案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解剖台的不锈钢表面上切出明暗交错的光带。林宇仔细地清洗着双手,水流冲走最后一丝血迹,也带走了上一个案件的沉重。

新案子很普通——城南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一辆货车与轿车相撞,轿车司机当场死亡。典型的勘验工作,本该 straightforward。

但当他站在解剖台前,看着那名四十岁左右的男性死者时,某种熟悉的刺痛感沿着脊椎爬升。死者体表符合交通事故造成的创伤:多处骨折、内脏破裂、颅脑损伤...但有些细节不太对劲。

“怎么了?”徐达远走进解剖室,手里拿着现场照片,“有问题?”

林宇用镊子轻轻拨开死者额角的伤口:“创口边缘太整齐了。车祸造成的撕裂伤通常不规则,但这个...”他指着伤口,“像是先有锐器伤,后来才发生的车祸。”

徐达远凑近细看,眉头渐渐锁紧:“你的意思是...”

“我意思是,这可能不是普通交通事故。”林宇转身取来放大镜,“看这里,伤口深处有极细微的金属碎屑。”

技术队立即对碎屑进行检测,结果令人意外——是一种特殊合金,常用于高档医疗器械。

“死者的身份查清了,”侦查员送来资料,“张建明,45岁,医疗器械销售代表。最近正在与市人民医院洽谈一笔大型设备采购合同。”

案件性质瞬间转变。林宇重新进行尸检,这次更加仔细。在死者指甲缝里,他发现了一丝不属于本人的皮肤组织;在衣服纤维中,检测到一种罕见的香水成分。

“他杀,伪装成交通事故。”林宇得出结论,“凶手很专业,几乎完美复制了车祸创伤。”

调查立即展开。张建明的商业往来、人际关系被逐一排查。一个名字渐渐浮出水面——竞争对手公司的销售总监,王磊。

“王磊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侦查员汇报,“事发时他正在参加行业研讨会,有几十人作证。”

线索似乎断了。林宇回到解剖室,第三次检查尸体。这次,他注意到一个之前忽略的细节:死者右手肘内侧有一个极细的针孔,周围轻微红肿。

毒理检测结果显示,死者体内有一种罕见的神经麻痹剂残留,剂量足以让人暂时失去行动能力。

“凶手先用药使他无法反抗,然后制造锐器伤,最后布置车祸现场。”林宇分析道,“这是个极其冷静的凶手,熟悉人体结构和医学知识。”

通过监控追踪,他们发现死者在事发前晚曾去过一家高档会所。会所记录显示,他与一个戴帽子的神秘人见过面。

“帽子压得很低,避开所有正面摄像头,”技术队的小张摇头,“明显是专业人士。”

就在调查陷入僵局时,林宇接到一个意外电话——是刘永新从拘留所打来的。

“听说你们遇到了难题,”老法医的声音平静,“描述一下那个针孔位置。”

林宇愣了一下,还是照实描述了。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然后刘永新缓缓说道:“那种注射手法...我认识一个人。他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