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水下沉谜

城西水库在连日的雨水灌注下,水面已经漫过了警示线。浑浊的水面漂浮着树枝和杂物,一圈警用浮标围着一处水域,几名潜水员正在水中作业。

林宇赶到时,沉车已经被钢缆固定,正在缓缓吊出水面。一辆老式的黑色轿车,车身布满水藻和锈迹,像是从水底深渊中被唤醒的幽灵。

“怎么发现的?”林宇问现场的巡警。

“水库放水检修,水位下降后露出来的。”巡警指着远处的水库管理所,“据说这车在水底有些年头了。”

轿车被拖到岸上,泥水从车门缝隙中不断流出。技术队员小心地打开车门,一股浓重的淤泥和腐败气味扑面而来。

车内积满了泥沙,但在驾驶座上,隐约可见一具被安全带固定的骸骨。

林宇戴上口罩和手套,靠近观察。骸骨几乎完全被泥沙包裹,只有部分头骨露在外面。颅骨有明显的骨折,与之前两起案件惊人地相似。

“又是头部钝器伤。”徐达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沉重的疲惫感。

技术队员开始仔细清理车内泥沙。除了驾驶座的骸骨,车内没有其他人体遗骸,但发现了一些个人物品:一个锈蚀的打火机、半瓶老牌白酒、还有一部早期型号的手机。

“手机也许还能恢复数据。”技术队的小张小心地将手机放入证物袋。

林宇专注于那具骸骨。初步检查显示,死者为男性,40岁左右,死亡时间至少十年以上。除了头部损伤,左臂骨骼有一处陈旧性骨折愈合的痕迹。

“这个骨折形态...”林宇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像是被人用力扭断的。”

现场取证持续到天黑。水库边的风带着水汽,吹得人浑身发冷。回到局里,所有人的心情都格外沉重——这已经是第三具带有类似损伤的骸骨了。

第二天,手机的数据恢复有了结果。虽然芯片严重腐蚀,但技术队还是提取到部分信息:机主姓赵,最后一个通话记录是2006年3月14日,拨打的是一个现在已经停用的号码。

“赵志刚,45岁,建筑承包商,”徐达远看着户籍资料,“2006年报告失踪,家人说他去收工程款后就再没回来。”

林宇对比着三起案件的资料:苏晓梅(2003)、陈秀娟(2005)、赵志刚(2006),都是头部钝器伤致死,都是数年甚至十数年后才发现尸体。

“太巧合了,”林宇指着时间线,“每隔一两年就发生一起,手法如此相似。”

徐达远皱眉:“你认为是同一个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