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你烧的不是节,是四百年绕的弯路

一位身披残破甲胄的将军残魂上前,声若洪钟,带着金石之气:“我守的城破了。敢问一句,往后的城,还守吗?”

刘忙沉声答道:“守!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寸步不让!”

将军大笑,豪气干云,化作第三道光,融入坛基。

一位手持织梭的妇人残魂上前,温柔地问:“我织的布,没能给孩子御寒。敢问一句,往后的布,还暖吗?”

刘忙的要让天下百姓,皆有衣暖身,有屋避风。”

妇人含泪而笑,化作第四道光。

一个又一个残魂上前,一句又一句问答回响在风雪中。

他们问的是农事、是战事、是家事,问的却是这片土地的过去与未来。

刘忙始终跪着,一一作答。

每答一问,便有一道光归心于坛,那祭坛的基石,渐渐散发出温润如玉的光晕。

最后,所有的残魂都已消散,只剩下坛心的班昭。

她手中的《焚节录》竹简已经写满。

她轻轻吁了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对刘忙轻语:“我记完了。下一个史官,该是活人了。”

说完,她将那卷承载着历史转折的竹简,亲手投入火盆。

火焰舔舐着竹简,她的残魂也随之化作最璀璨的一道金光,如长虹贯日,没入坛心。

刹那间,风雪骤停。

奔腾的黄河水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扼住,水面瞬间静止,平滑如镜。

在静止的河面倒影中,一尊古朴苍茫、铭刻着山川万物的断鼎虚影,缓缓从水下升腾而起。

它与刘忙心口处那道沉寂已久的金色洪流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发出阵阵低沉的嗡鸣。

【“道统共鸣”即将激活!人道之鼎雏形已现!】

【最终任务发布:王者需于七日之内,于此地举行“祭鼎大典”,接受万民共誓,方可铸鼎凝道,重续天命!】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洛阳宫中,深夜批阅文书的司马懿,猛然感到心口一阵撕裂般的剧痛。

他闷哼一声,捂住胸口,脸色煞白。

他一把掀开衣襟,借着烛火看去,只见自己光洁的胸膛上,竟凭空浮现出一个模糊而滚烫的“汉”字烙印!

这烙印仿佛直接刻在他的灵魂之上,带着不容抗拒的威严。

司马懿的眼中先是惊骇,随即化为滔天的怒火与难以置信:“他……他竟把虚无缥缈的天命,炼成了禁锢天下的律令?!”

黄河岸边,七日的期限如同一柄利剑,悬于刘忙头顶。

风停雪止,夜色深沉,祭坛上光华内敛,恢复了古朴。

所有人都以为,接下来将是紧锣密鼓的筹备,是召集百官,是昭告天下。

然而,刘忙却并未如此。

他遣散了众人,独自一人,在那融合了四百年执念的坛基上,缓缓坐了下来。

他没有看天,也没有看地,只是静静地坐着,仿佛在等待着什么,又像是在倾听着什么。

夜风拂过他的衣角,竟带起了一丝万物初生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