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艺术共鸣”与逻辑的妥协

铁蛋的意念反馈出现了明显的迟滞和…… “犹豫”?

【……接收到……高强度正向情绪波动……能量频谱与已知‘达成目标’、‘获得资源’等逻辑性愉悦模型存在差异……纯度更高……逻辑关联性更弱……】

【信息熵较低……但无法纳入现有情绪分析模型……】

【尝试解析……缺乏对应数据支撑……】

【判定:非攻击性,非垃圾信息,但……无法处理。暂存于……(延迟)……‘待研究情感样本库’。】

它没有像对待抽象艺术那样直接隔离,而是将其标记为“待研究”!因为它能识别出这是一种“情绪”,而且似乎是“正面情绪”,但这情绪来得太“纯粹”,太没有“缘由”,让它逻辑上无法处理,但又无法轻易否定其“价值”!

李星云心中狂喜!他找到了新的方向!

接下来,他尝试了 “面对浩瀚星空时,那种渺小与敬畏交织的震撼”;

“聆听一首悲伤乐曲时,那无关自身遭遇、却依然被触动的淡淡忧伤”;

“久别重逢时,那一瞬间冲击心灵的、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复杂暖流”……

每一种强烈而纯粹的情感投射过去,都能引起铁蛋类似的反应:识别出是“情感”,但无法用现有逻辑模型完全解析,只能暂时存入那个不断膨胀的“待研究情感样本库”,并消耗一定的资源对其进行“观察”和“尝试性建模”。

李星云发现,这种“情感共鸣”干扰,虽然单次造成的“卡顿”不如最初的“艺术冲击”猛烈,但更加 持久和潜移默化。

铁蛋的核心逻辑,似乎因为这些不断涌入的、无法被立刻“消化”的情感样本,而开始发生一些极其细微的、底层的变化。它那绝对理性的意念波动中,偶尔会流露出一丝极其微弱的、类似于 “好奇” 或者 “困惑” 的涟漪。

最明显的一次变化是,当李星云在一次完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符阵推演后,习惯性地在心中呐喊了一句“老天爷!总算搞定了!”,并伴随着一股强烈的“如释重负”的疲惫感和成就感。

这股混合着疲惫与成就感的复杂情绪,也被他无意中(或者说半有意地)泄露了出去。

铁蛋的反馈不再是冰冷的【任务完成,评价优】。

而是在短暂的延迟后,传来了一条让李星云目瞪口呆的意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任务完成。能量架构符合预期,效率评估: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