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孙赵宸心中一直惦记着陈彦等人。这日午后,他轻车简从,再次来到宅邸探望。
见到赵宸,陈彦、柳云卿、赵修远连忙起身相迎。经过几日休养,三人气色已好了许多。
“殿下怎么亲自来了?”陈彦拱手道。
赵宸笑着摆手:“不必多礼。孤来看看你们恢复得如何。九天煎熬,想必辛苦异常。”他目光扫过三人,见他们精神尚可,便放下心来,问道:“如何?此次应试,感觉如何?可有把握?”
赵修远心直口快,抢先答道:“回殿下,辛苦是真辛苦!那贡院真不是人待的地方!不过,考题倒还算顺手,我觉得发挥尚可,中式应当有望!” 他虽然嘴上说着辛苦,但眉宇间却带着几分自信。
柳云卿则沉稳许多,捻须微笑道:“承蒙殿下挂念。考题中规中矩,在下尽力而为,自觉未有大的疏漏。能否中式,还需看考官眼缘与天下英才相较。”
赵宸点点头,最后将目光投向陈彦,带着明显的期待:“维岳,你呢?”
陈彦神色平静,拱手答道:“回殿下,臣已竭尽所能。文章得失,自有公论。但求无愧于心,至于名次,不敢妄加揣测。” 他语气谦逊,但眼神清澈坦然,透着一股沉稳的自信。
赵宸闻言,眼中笑意更深。他了解陈彦的性格,知其并非虚言,心中便有了几分底。他笑道:“好!无愧于心便是最好!孤相信你们的才学。”
这时,陈彦想起一事,便道:“殿下,日前我与来自南方岳麓、白鹿两院的几位同窗,共同发起了一个读书会,取名‘露会’,意在相互砥砺学问。放榜之日,我们约定在状元楼一同候榜。不知殿下届时是否有暇,可否赏光一同前往?也好让我等有机会向殿下请教。”
赵宸闻言,颇感意外,随即露出浓厚的兴趣。他正想更多地接触这些有真才实学的年轻士子,了解他们的想法,陈彦这个邀请正中下怀。他欣然应允:“哦?‘露会’?好名字!放榜之日,状元楼汇聚天下英才,正是风云际会之时。孤定然前往,与诸位才俊一同见证金榜题名之盛事!”
见太孙答应,陈彦等人也十分高兴。这意味着太孙对他们这个新兴的士子团体表示了认可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