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掌柜连忙道:“小公子放心!价格好商量!而且,老夫可以保证,买下技术后,绝不会在清河县内与贵村的生意冲突!老夫主要是想将冰卖到府城乃至更远的地方!”这话有几分真几分假,但姿态放得很低。
陈彦沉吟片刻,似乎在认真考虑。其实他心中早已有底价。这技术本身并不复杂,关键是思路和细节。在夏季即将结束的当下,其时效性价值大打折扣。但对于刘掌柜这样急于挽回损失和抓住最后机会的人来说,仍然值得一搏。
“既然刘掌柜如此有诚意,”陈彦缓缓开口,“那小子便开个价。制冰的全套技术,包括绡石的选用、比例、水温控制、容器选择、以及……如何循环使用绡石以节省成本的关键诀窍,作价一百两银子。掌柜的若觉得可行,我们现在就可以立字据,小子将方法倾囊相授。”
“一百两!”刘掌柜眼角抽搐了一下。这可不是个小数目,相当于他酒楼几个月的纯利。但他想到自己囤积的那些绡石,想到即将到来的秋天,想到府城可能存在的巨大市场,一咬牙:“好!一百两就一百两!但小公子必须保证,所授方法真实有效,且不能再将此法售予清河县内其他商户!”
“这是自然。”陈彦点头,“我们可以立下字据为凭。”
当下,双方请来了村里识字的老先生作为见证,立下字据,写明技术内容、价格、以及刘掌柜要求的排他条款(限于清河县内)。刘掌柜验看了陈彦当场演示的、比他自己试验效果好了不知多少倍的制冰过程后,心疼但又无奈地掏出了一张面值一百两的银票,完成了交易。拿着那张写有关键技术要点的纸张,刘掌柜心情复杂地匆匆离去,他必须抓紧这夏季的最后时光。
送走刘掌柜,陈家沟再次沸腾了!不仅仅是因为卖技术得了一百两巨款,更是因为之前高价抛售绡石获得了惊人的利润!老族长召集全村人,在祠堂前公开核算这段时间的总收入。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除去所有成本,短短不到十天的时间,通过售卖绿豆冰粥、冰块,以及最后这波绡石投机,全村五十几户人家,平均每户竟然分到了将近三贯钱(三千文)的纯利!这对于以往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几个铜板的农户来说,简直是一笔巨款!祠堂前欢声雷动,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喜悦和激动,看着陈彦一家人的目光,充满了无尽的感激。
当然,赚得最多的还是作为技术提供者和策略制定者的陈彦家。除了应得的份子钱,那一百两银子的技术转让费,更是独一份。
晚上,陈彦家的小院里,陈延岳抱着一个沉甸甸的装满铜钱的木匣子,还有那张轻飘飘却又重若千钧的一百两银票,笑得嘴巴都咧到了耳根子。他一会儿摸摸匣子,一会儿把银票凑到鼻子前闻了又闻,仿佛那油墨的味道是世上最香的滋味,嘴里不住地念叨:“发了!真发了!大侄子,你真是咱家的财神爷啊!”
然而,他这财迷模样只持续了不到半刻钟,就被闻讯而来的祖母王氏逮了个正着。王氏又好气又好笑,一把夺过银票和钱匣子,瞪了他一眼:“瞧你这点出息!钱是赚来的,不是闻来的!这些钱得好好收着,以后给彦儿读书、娶媳妇用!你再给我毛手毛脚弄丢了,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陈延岳顿时蔫了,讪讪地挠着头,不敢再嘚瑟,但眼里的兴奋光芒却丝毫未减。全家人都沉浸在巨大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之中。而这个夏天,留给陈家沟的,不仅仅是实实在在的财富,更是一种敢想敢干、依靠智慧和团结改变命运的信心。
------
(第五十三章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