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初试锋芒展才思 假日相约游春光

陈彦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那不合时宜的激动(或者说是职业病),眼神却变得锐利而专注起来。他研磨提笔,脑中已开始飞速构思。

旁边的赵修远显然也有些紧张,舔了舔嘴唇,拿起笔又放下,似乎在努力回忆经典的注释。而小小的林婉馨,看着那诗题,小眉头微微蹙起,似乎觉得“民”这个题目对她来说有些过于宏大和抽象了,但她还是努力地开始研磨,小脸上写满了认真。

赵文渊不再多言,自顾自地拿起一本书,坐在前方静静阅读,仿佛只是寻常的监考老师,但偶尔抬起的目光,却细致地观察着三个孩子的答题状态。

书房内一时间只剩下毛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轻轻的磨墨声以及偶尔调整坐姿的细微声响。

陈彦下笔如有神助。经义题,他结合前世的理解和今世所学,将“絜矩之道”理解为一种推己及人、度量权衡的准则,并分别阐述了其在个人道德修养、家庭伦理维系乃至国家政策制定中的运用,论述清晰,层次分明。

八股文的破题与承题部分,他虽然尚未深入学习后面的起讲、入手等复杂结构,但对这最初两步的格式和要求早已烂熟于心。他以“孟子发王道之微言,重民所以尊天也”破题,精准扼要,随即承题部分顺势而下,阐述重民、安社稷方能君位稳固的逻辑,承接连贯,合乎法度。

最花费他心思的是那首五言律诗。“民”这个主题,范围太广,极易写得空泛或流于表面。他沉思片刻,决定不从大处着墨,而是选取一个细微的视角。他回想起田间劳作的祖父和父亲,回想起村里乡亲们的身影,笔尖渐渐有了方向。

一个多时辰后,陈彦率先搁笔,仔细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错漏和墨渍污染卷面。

不久,赵修远也长吁一口气,放下了笔,脸上带着完成任务的放松。

林婉馨似乎卡在了诗题上,小脸憋得通红,最终还是在时间截止前,写满了八句,虽然略显稚嫩,但格式是齐整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文渊见三人都已作答完毕,便走上前,将三份墨迹未干的试卷仔细收好,并未当场翻阅点评。

他看了看窗外明媚的春光,又看了看眼前三个明显有些疲惫却又带着完成挑战后轻松感的孩子,脸上严肃的表情缓和下来,温声道:“嗯,都完成了便好。答卷为师会仔细批阅,后日再为尔等讲解得失。”

他顿了顿,说出了一句让赵修远眼睛瞬间亮起来的话:“今日考较想必也耗费了些心神,明日起,便休憩一日吧,后日再来听讲。”

“休息一天?!”赵修远几乎要欢呼出声,好不容易才忍住,但脸上的喜悦之情却怎么也掩藏不住。对于每日埋首书卷的他来说,一整天的假期简直是天大的恩赐!

赵文渊点点头,又看向陈彦和林婉馨:“你们也可自行安排,或温书,或玩耍,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