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太极域

为了一门效果寻常之法,苦修生僻语言,得不偿失。”

这种权衡后的舍弃,在资源优渥的世家子弟中极为普遍。

他们可选择的方向太多,太极阴阳之道并非最契合主流传承的道路。

固有的优越感与对自身传承的自信,让他们轻易选择了忽略。

而灵犀网络上的“太极域”论道区,却悄然发生着变化。

最初,讨论区内通用语混杂。

但很快,那些真正从中获益、对道篆掌握精深的修士(多是学府内部或关系密切者),

发现讨论精微概念时,用“道篆”词汇表达更为精准传神。

在镇北学府若有若无的引导下,

使用“道篆”交流渐渐成为该区域的一种“风尚”和“门槛”。

高质量的讨论帖中,“无极”、“太极”、“阴阳”等术语层出不穷。

小主,

后来者若想融入核心圈子,获取深层启发,便不得不开始学习道篆。

否则,只能在外围徘徊,看不懂精华,也无法与内行交流。

一种无形的壁垒,悄然形成。

它并非强制,却极为有效。

域中无日夜,“太极域”内却是一片神念交织的光明。

仔细看去,亮度最高的(讨论最为热烈、话题质量最高),绝少名门大派的弟子,

而是以镇北学府修士、各地中小宗门子弟以及数量庞大的散修为主力。

他们或是因理念认同,或是因资源所限,

将“太极域”视作了重要的修行沃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在这里,一个筑基期散修提出的关于“阴中有阳”的粗浅体悟,

若能切中要害,也可能引来金丹甚至元婴前辈的认真探讨。

这种基于道法本身、相对纯粹的交流氛围,是其他论道区域罕见的。

无人知晓,青云子偶尔也会敛去一身光华,化作一个不起眼的匿名访客,悄然漫步于此。

他行过一个个热烈讨论的“静室”,静观那些或深刻、或稚嫩的理解。

有时,缘分到了,见到某个修士卡在关键处,百思不得其解,

他会随手留下一两句点拨,言简意赅,直指核心,随后便如清风般离去,

引得获助者对着那匿名的留言激动不已,猜测是哪位隐世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