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清了吗?那是‘道篆’!镇北县和星火小镇就能学到!”
一个面容精悍的中年汉子呼吸急促,
“我家那不成器的小子,前年偷跑来此修习,
信中还说已能读写数百字符,当时我还怒斥他不务正业……”
旁边一位青衫女修美眸发亮:
“我家族妹就在星火学堂任教,屡次传讯言此物关乎未来,恳请家族派遣子弟前来。
可惜……族老们皆以为是小道,未予重视。”
“小道?”另一人苦笑摇头。
目光扫过那些气息明显精进、甚至偶有突破征兆的学府修士,眼中满是羡慕与决然,
“今日方知,坐井观天的是我们!此乃通天之梯!
对于我等而言,任何可能超越的机会都绝不能放过!”
对他们来说,学习一门新语言的成本,远低于古老势力改变既定路径的“沉没成本”。
这微小的差距,或许就是家族崛起的希望之火。
“回去立刻禀明族长!”精悍汉子握紧拳头,
“必须选派聪慧子弟前来,专攻此道!
此次已慢人一步,下次绝不可再错过!”
这股暗涌在散场时尤为明显:
大宗门的代表们大多神色平静地驾云离去,
而不少中小势力的修士则急切地涌向学府外事处,
打听修习“道篆”的途径与条件。
学府深处,一间静谧的厅堂内。
青云子、徐博达、陈飞、韩平等核心人物齐聚。
徐博达脸上激动未褪,感慨道:
“今日亲历,方知‘道篆’之妙,竟至于斯!
其音韵与大道本源如此契合,仿佛天生为阐述至理而生。”
青云子微微颔首,神色中带着一丝疲惫,更多的是深沉的明悟:
“徐道友所言极是。
此番以‘道篆’诵念总纲,如顺水行舟,道韵自然流转,几无滞碍。
若强行以通用语转译……”
他摇了摇头,露出一抹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