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爷一时语塞,他忽然意识到,
这座小小的学堂正在悄然改变着青林镇延续了数百年的秩序。
而在镇北县,陈飞站在学府的高塔上,远眺着青林镇的方向。
他手中拿着一份报告,嘴角浮现出满意的微笑。
“第五十七个了……”他轻声自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唐知县忍不住问道:
“三公子,投入如此巨大,又不是咱们镇北县之人,值得吗?
光是青林镇那座学堂,每年就要补贴两百多两银子。”
陈飞转过身,眼中闪烁着深邃的光芒:
“不要只看银子,要看未来。
若干年后,从这些学堂走出的学子,将成为镇北县最坚实的基石。”
他走到窗前,指着远处忙碌的工坊:
“白酒、瓷器、璃玉……这些东西再赚钱,总有一天会达到顶峰。
但知识和人才不一样,它们是永无止境的源泉。”
一旁谋士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突然又想到什么:
“对了大人,青林镇那边来信,说有个叫周文的乡绅之子,天赋极佳,
已经掌握了初级算学和纺织技术,请求来县学深造……”
“凡事皆依既定之规而行。”陈飞毫不犹豫地说,
“记住,在知识和才能面前,出身不过是个笑话。”
时光荏苒,更多的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在周边地区建立起来。
统一的标准,优质的师资,免费的入学政策,有教无类的光芒照亮了越来越多小镇。
青林镇,曾经质疑学堂的周老爷,如今逢人便夸耀自己儿子在县学的优异表现。
而更让他骄傲的是,儿子研发的新型织机,已经被陈府工坊采用,周文也因此获得了一笔可观的奖励。
“读书……真的能改变命运啊……”
周老爷站在儿子设计的新宅前,感慨万千。
而他认知之外,周文的改变更多……
只有陈飞知晓,人口,才是一切的基础。
你们不要的,我要!
你们不愿意做的,我做!
你们看不上的,我培养!
你们嫌弃的农家子弟,我教他们识字明理!
你们鄙夷的工匠技艺,我奉为立身之本!
你们忽视的女子才智,我让她们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