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密文初解与“它”的阴影

不能冲动。笔记也强调了“非血脉苏醒者不可轻触”。自己现在太过弱小。

他强压下立刻行动的欲望,转而开始利用玉佩的这种新功能,反复“临摹”笔记上那几个简单的符文,加深感受,同时努力记忆那断断续续的信息流,试图拼凑出更完整的含义。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只是反复尝试了几次,他就感到头晕目眩,比收取物品累得多。但他乐此不疲,这让他感觉自己正在主动地学习和掌控力量,而不是被动地承受命运。

接下来的两天,他一边小心翼翼地恢复身体,靠着那点可怜的配给和偶尔捡到的烂菜叶子度日,一边将所有空闲时间都用来研究笔记和玉佩的新功能。他不敢再轻易尝试探查地下,但对符文的感知和理解,却在缓慢地提升。

期间,他注意到院子里的气氛似乎有些微妙的变化。

巡逻的伪军和日本兵出现的频率似乎高了一点。虽然不再进行大规模搜查,但那种被监视的感觉却挥之不去。

更让他注意的是,院里来了两个生面孔。据说是房东的远房亲戚,逃难来的,暂时借住在倒座房的一间空屋里。两人看起来普普通通,穿着破旧,见人也点头哈腰,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

但张启明却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他们的眼神太过灵活,总是在不经意间扫过整个院子,尤其是在那口古井和各家门户停留。他们的“普通”似乎有点过于刻意。

有一天傍晚,张启明坐在门口喝稀薄的菜糊糊,其中一个“亲戚”凑了过来,递过来半块烤红薯,脸上堆着笑:“小兄弟,病好了?看你气色还是差,这个拿去甜甜嘴。”

张启明道了谢,接过红薯,心里却警铃大作。这年头,烤红薯可是稀罕物,陌生人无缘无故如此大方?

那人顺势在他旁边坐下,看似随意地唠起家常:“小兄弟是这院里的老住户了吧?这院子可真不错,闹中取静,就是听说……有点老话儿?”他压低了声音,故作神秘,“我们刚来,就听街坊说,这井不太平?真的假的?”

张启明心里一凛,面上却装作懵懂和害怕:“啊?有吗?我不知道啊……我就平时打点水,没注意过。”

“哦,是吗?”那人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又很快掩饰过去,“那可能是别人瞎传的。对了,听说你们院后街前几天晚上闹动静了?好像有什么人跑过去了,皇军追了半天没抓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在套话!他想打听的是可能隐藏在院里的“反日分子”或者别的什么!甚至可能……和井下的秘密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