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子时将至,阴气最盛

秦淮支流西岸的风带着水汽,冰冷而潮湿,吹过废弃义诊棚的破旧帆布,发出呜呜的悲鸣。

白桃选在此处扎营,看中的正是这份被遗忘的荒芜。

队伍里的孩子们大多是孤儿,早已习惯了在残垣断壁间寻找庇护。

她从贴身行囊中取出那只祖父传下的银针匣,紫檀木的纹理已被岁月摩挲得温润如玉。

队伍里的孩子们屏住呼吸,敬畏地看着这只传说中能与阴阳对话的匣子。

在过去,白家嫡传取针,讲究的是长幼尊卑,是序列天成。

但今天,白桃却做出了一个颠覆性的举动。

她没有按序开匣,而是将整个针匣倒扣于地。

“啪嗒”一声轻响,十二枚长短不一的银针混着几缕药草干屑,散落在尘土之上,宛如一盘被命运打乱的棋局。

一阵江风吹过,卷起尘埃,也微微拨动了那些银针。

它们最终停下的指向,杂乱无章,却又仿佛暗合某种未知的法度。

“风为天意,地为承载,”白桃的声音清冷而坚定,“落地指向何人,便由何人拾起,从此,它就是你的手,你的眼。”

孩子们面面相觑,一个名叫冬七的瘦小男孩,犹豫着伸出满是冻疮的手。

一枚最长的主针,针尾正对着他的脚尖。

他像是被那银针的寒气烫到一般,颤抖着将其拾起,紧紧攥在手心,而后抬起布满惶恐与不解的眼睛望向白桃。

白桃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没有半分怜悯,却有着一种更为厚重的接纳。

“它选了你,”她缓缓说道,“从今往后,你就不是没人要的。”

冬七的嘴唇翕动着,眼眶瞬间红了,却倔强地没有让眼泪掉下来,只是将那枚主针攥得更紧,仿佛攥住了自己失而复得的魂。

当夜,白桃在棚外燃起一圈无焰的灰火。

她用的是特制的骨炭,燃烧时不见火光,只散发着足以驱散蛇虫的暖意和淡淡的檀香。

她拿出早已备好的纸条,在上面写下自己过往的一个个名号——“白家嫡女”、“听遗人少主”、“景明先生关门弟子”……每一个名号都曾是她身上的枷锁与荣光。

她将这些纸条一一投入火中,看着它们无声地卷曲、焦黑,最终化为一捧轻盈的灰烬。

一阵夜风吹来,灰烬如千万只黑色的蝴蝶,腾空而起,悄无声f声地融入了南方的夜气之中。

棚内,小梅正以《送魂谣》的古调为引,布下一座“静听阵”。

她让那七名新选出的孩童围坐成环,每人手中都握着一枚仿制的安魂钉,钉身冰凉,能最大限度地传导地底深处的微弱律动。

她轻声嘱咐他们闭上双眼,将所有心神沉入掌心,去感应那沉睡地脉的低频呼吸。

子时将至,阴气最盛。

小梅取出随身的青铜小镜,毫不犹豫地割破指尖,将一滴殷红的血珠滴落在光滑的镜面上。

血珠并未散开,而是如活物般迅速游走,勾勒出繁复的纹路。

她将镜面对准自己,轻声诵念:“我不叫谁,我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