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金殿血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殿内瞬间死寂。赵恒的脸白得像纸,刘琨的三角眼不住抽搐。赵宸望着他们,忽然想起昨夜在清江堰,那个被他扛上岸的书生——原来那孩子不是普通的灾民,是张阿菊的儿子。

赵恒,皇帝的声音像淬了冰,你还有何话说?

赵恒突然跪下来,额头抵着青石板:父皇明鉴!儿臣...儿臣是被蒙蔽了!那张九龄说...说他只是克扣了一小部分,剩下的都...都给儿臣修书院了!儿臣实在不知他会杀人!

修书院?皇帝冷笑,用民脂民膏修书院,倒是大善!

刘琨突然跪下来:陛下!臣有本奏!李存仁与赵煊勾结,伪造证据!那锁魂骨里的刻痕,是赵煊让人刻上去的!他转向赵煊,小殿下,你可敢对天发誓,那锁魂骨不是你故意埋在清江堰的?

赵煊站在文官班末,目光冷冽:刘大人,你说锁魂骨是本王埋的?那你倒是说说,本王为何要埋半块刻着自己名字的骨头?他举起手,腕间咒文虽已淡去,却仍留着淡红的印记,再说了,本王的血契,昨夜刚被赵宸兄用锁魂骨玉解了。

殿内又是一片哗然。赵宸望着赵恒惨白的脸,忽然想起幼时母妃说的话:皇家的争斗,从来不是刀枪相见,而是人心算计。他摸了摸腰间的玉佩,忽然笑了——这局,才刚刚开始。

皇帝望着跪在地上的赵恒和刘琨,又看了看案上的血书、残簿、田契、密信,缓缓开口:着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会审。张九龄即刻收监,赵恒、刘琨暂且停职,随传随到。

退朝的钟声响起时,李存仁站在殿外,望着天上的阴云。他摸了摸袖中那张带奶渍的血书,嘴角终于露出一丝笑——这一仗,值了。

赵宸走在最后,玄色朝服的衣摆扫过汉白玉栏杆。他望着赵恒踉跄的背影,又看了看刘琨阴鸷的眼神,忽然想起母妃信里的最后一句话:这大梁的江山,是天下人的。他摸了摸腰间的玉佩,轻声道:放心吧,母妃。我会让他们,把欠百姓的,都还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