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学徒闯祸掀酱缸,老鼎显灵救腌菜

中午时分,腌笃鲜炖好了,春桃端着一大盆出来,撒上切碎的葱花,鲜气直往人鼻子里钻。货郎哥先尝了一口,烫得直咧嘴却舍不得松口:“鲜!太鲜了!这汤比俺喝过的山泉水还鲜!” 李修远舀了勺春笋,脆嫩爽口,咸肉的油香全渗进了笋里,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清欢姑娘,您这手艺真是绝了!我回去一定好好学腌萝卜干!”

二柱捧着碗蹲在门槛上,喝着汤嘿嘿笑:“俺以后再也不掀酱缸了,好好学做菜,将来也能做出这么香的腌笃鲜!”

张老勺拍了拍他的肩膀,难得没骂他:“算你小子有良心,下午跟我学切菜,切不好不准吃饭。”

下午阳光正好,众人把救回来的腌菜拌上酒糟,倒进刷干净的酱缸里,沈砚之和李修远一起压腌菜,木铲一下下压实,酱香味混着酒糟香飘满院子。王伯坐在石凳上,给货郎兄弟讲当年苏三夫人腌菜的旧事:“三夫人当年腌菜,总在缸底放片陈皮,说能解腻提香,清欢丫头如今用酒糟,倒是比陈皮更妙。”

货郎哥点头:“等俺回去也试试,给俺娘的腌菜加点酒糟,让她也尝尝新味道。”

傍晚时分,货郎兄弟拎着苏清欢送的萝卜丝饼和咸肉走了,铜铃声越飘越远,还传来货郎哥 “三天后来吃腌菜” 的喊声。李修远学会了压腌菜,揣着笔记高高兴兴地坐马车走了,临走时还喊 “明天再来学切菜”。

学徒们在后厨收拾,二柱跟着张老勺学切萝卜,刀工比早上利索多了,狗剩帮着春桃擦桌子,嘴里哼着刚编的小调:“清欢小筑香,腌菜赛山珍,公子来学艺,御史挑水忙……”

沈砚之帮苏清欢把酱缸盖好,压上重石板,青铜小鼎在灶边泛着暖光,鼎身的纹路像是活了似的,流转着淡淡的金色。苏清欢靠在门框上,看着院里的灯火,忽然觉得心里满当当的 —— 刚穿来时在破山神庙啃野菜的窘迫,被柳玉茹刁难时的委屈,都成了此刻烟火气里的垫脚石。

“在想什么?” 沈砚之递过来一杯温黄酒,指尖温热。

苏清欢接过喝了一口,暖意从喉咙滑到胃里,笑道:“在想,原来掀了酱缸也能炖出好日子。”

沈砚之握住她的手,往灶房瞥了眼:“张老爹正偷偷教二柱翻锅呢,那小子学得倒认真。”

苏清欢转头望去,果然看见二柱握着锅铲,在张老勺的指导下笨拙地翻着空锅,锅沿蹭到灶膛,溅起火星子,吓得他赶紧缩手,引得张老勺骂了句 “笨手笨脚”,眼里却带着笑意。

夜色渐深,清欢小筑的灯笼亮了起来,暖黄的光裹着酱香味飘出窗外,和街上的灯火缠在一起。春桃的笑骂声、学徒的憨笑声、灶膛里火的噼啪声,混在一起,成了最实在的人间烟火。

青铜小鼎静静地蹲在灶边,鼎身的暖光映着苏清欢的脸,她想起自己的口头禅 —— 好吃的从来不分贵贱。是啊,无论是泼了的腌菜还是精致的腌笃鲜,无论是士族公子还是挑担货郎,只要用心做、真心尝,就能品出藏在食物里的清欢滋味。

灶房里,二柱终于翻成了第一锅空锅,兴奋地喊:“苏姑娘!沈大人!我会翻锅了!”

众人笑着鼓掌,连院外的老槐树都似晃了晃枝叶,落下几片叶子,像是在应和这满室的热闹。锅里的老汤还留着余温,缸里的腌菜在悄悄发酵,而属于清欢小筑的故事,正像这慢炖的腌笃鲜,在烟火气里慢慢熬着,越来越香。